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队上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企业发展初期,先选择一个或几个优质资产的子公司上市,然后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母公司再选择上市。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现状就是母公司属于上市公司,其控股子公司也是上市公司,其间关联交易错综复杂、产权关系不明确、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国有资产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私有化现象也逐渐开始浮出水面,私有化作为国有资产整合的一个手段开始出现中国的资本市场。 “私有化”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对于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来说,私有化并不新鲜,一般来说,当市场处于长期低迷,公司大股东认为股票无法体现公司的价值,或者上市成本过高,与银行贷款、债券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又或者大股东非常看好公司前景,不愿与他人分享日后丰厚的利润时,都可以成为“私有化”的理由。在全球资本市场,“私有化”现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规模开始,最初从英国传入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资本市场每年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的案例占所有对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的10~30%,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988年这一比例达到了26.9%。日本2005年已有24家公司摘牌,其中半数以上的公司改为私人控股,即进行了私有化,其他的则合并或者破产。这一数字已远远高于2001年的13家和1997年的5家。香港出现的私有化潮,很大程度上与近年香港股市市道低迷有关。私有化风潮从1997年开始在香港刮起,到现在每年均由3家以上的公司私有化,从2000开始,有关红筹公司回内地上市的设计就层出不穷了。所以,私有化已逐渐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或多或少正在渗透着今天的社会现实,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今天,大量的私有化行动正蓬勃开展,从经济转型国家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清理,到社会生活广大领域中电信、能源、安全服务等行业私有化的实施,私有化现象已经冲击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冲击不仅为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所经历和感受,也必将为生活在后面时代的人们所感受。 在本文中,“私有(Private)”是相对于“上市(Listing)”而言的。上市公司“私有化”(Privatization),是指对上市公司拥有控制权的股东或其一致行动人,以终止目标公司的上市地位为目的,通过向目标公司的独立股东进行要约收购使得目标公司的股权分布不再符合上市要求,或者通过对目标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将目标公司注销,或者基于资本重组考虑而通过计划安排注销公众股东所持股份等方式所进行的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私有化”往往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收购建议者所发动的收购活动,目的是要以现金全数买回流通股小股东所持有的股份,让上市公司变成非上市公司,将其变为该大股东全权控制的公司。一般来说,提出“私有化”的企业常有两个特征:一是现金充足和市值低估;二是集团公司旗下有多家上市资源,期望整合。 “私有化”行动在我国出现较晚,从华润创业控股的红筹五丰行开红筹私有化之先河到中石化整合旗下子公司也不过区区几年的时间。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说,“私有化”退市是个很陌生的话题,对于“私有化”现象的研究少之又少,并且中国股票市场从2001年到2006年持续了长达5年的低迷,这期间又有股改的压力,此时“私有化”的出现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股改的实施,恢复了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股权分裂和国有大股东缺位的特殊环境,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经营者往往漠视中小流通股东的权益,私有化可能会出现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中国石化在这样的前提下充当了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先驱角色。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中国石化做出这样的抉择呢? 本文在总结前人相关的研究之后,采用实证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私有化相关的要约收购理论及市场择时理论的回顾,以中国石化整合旗下4家上市子公司的“私有化”具体案例,首先阐述了中国石化所处的行业环境和竞争形势,然后对中国石化之所以选择私有化方式的背景进行重点描述,为案例分析做好铺垫。在本文的第四章中,引入超额累计收益率的概念,建立“私有化”要约收购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对中石化“私有化”的这一现实案例从私有化的动机和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来揭示出上市公司“私有化”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及运作条件,籍此希望对“私有化”现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作用,希望中石化的案例对其他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于大股东角度如何确保私有化成功,监管层如何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中小投资者如何保护自身利益方面提供一点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