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重塑传统文化形象,并使之重新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和享用是民俗学界近年集中讨论的问题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内容的民间传统技艺同样面临这样的课题。要考虑如何重塑,需要回溯到历史时间层面来观察所要研究的非物质文化事象以及文化的创造者——人。任何一种文化的变化,都伴随人的文化认同的变化,文化认同自身就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生产性保护作为当前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被切实有效实施的保护手段,是直接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社会机制之一。执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不可忽略人与其文化认同在其保护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这种作用兼具积极性和消极性,足以影响到生产性保护的成功与否。本文选取极具有家乡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软木画技艺为研究对象,聚焦于直接执行生产性保护的基础社会群体——软木画生产群体,通过文献法与田野作业法搜集研究必要的素材以及理论依据,分析生产群体的个人经历、产业兴衰对技艺传承的影响,从而反思生产群体落实生产性保护所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以及生产群体与其他基层社会群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在结论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及建议。全文共分五部分围绕该论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就论题涉及几个关键词加以定义框定范围,同时梳理近年国内外相关的有助于本文开展研究的学术信息;第二部分围绕福州软木画发展史展开口述资料的整理,针对各历史时期背景下口述者自身境遇及其周遭环境的变化开展针对性梳理,同时与笔者现场考察所得的情况相互佐证;第三部分本章节在整理口述资料、亲身体验制作工作并参与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具体书写与软木画工艺有关的“人员分工及其入行制度”、“制作工具与工序流程”以及“题材形制及其艺术特点”等与技艺传承有关的内容;第四部分在二、三部分的基础加以提炼,着重从理论逻辑层面分析软木画制作群体变迁与软木画技艺传承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而讨论生产群体认识之于软木画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性,剖析其中潜藏的实际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构架出的保护框架雏形。第五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概括和理论重申,并就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有所反省。通过对福州软木画基础社会的深度剖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对传统技艺实行生产性保护需要多角度的考察和充分的预案准备,以掌握生产性保护的“度”的原则。在多角度考察论证基础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特别是正确引导生产性保护主要群体的文化认同,提高群体社会生存力,方能实现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