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更新改造的难点在于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即在如何保存城市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空间品质,因此,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建成区的城市空间如何得到延续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的论述结构为: 第一章:提出研究课题。就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并针对北京中关村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目的,并对本课题的内容、范围、研究对象等等进行界定。 第二章:概述研究对象。对北京中关村地区城市空间的发展脉络进行简单梳理,重点就该地区的城市空间现状作一个整体概括,并将中关村地区与国内其他科研文教区以及国外的科学城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中关村城市空间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五章:案例分析研究。选取三个城市空间案例通过文献考据、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各类型城市空间的优缺点,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有成效的城市更新模式。这三个城市空间案例是:(1)中科院物理所大院。 以所在街区作为一个空间单元,从大院与周边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大院内部的空间界定、尺度、组织系统等方面作了一定的分析研究。肯定了物理所大院的更新模式,即小规模局部改建,区域性环境整治所具有的促进城市空间持续性的积极意义。(2)四通桥。针对四通桥节点变通不畅,购物场所分散的问题,提出了适度规模合理改建的更新模式;(3)海淀图书城。从空间到界面,从设计到施工管理,乃至区域环境等方面,对步行街这一特殊城市空间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肯定了海淀图书城居于原海淀西大街的位置、尺度、环境所采取的小规模有机更新的模式。 第六章结语:概括总结本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 我们认为,中关村地区在发展方向上,应立足本地区既有的城市空间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城市更新模式持续完善建成区的硬件设施。优化空间环境,同时保留有意义的城市历史信息,使城市历史文化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