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和泰语中都有“助动词”一类,它们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独特的语义、语法功能及特点。汉语助动词大都是多义性的,语法特点较为特殊、复杂,这给泰国的汉语学习者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困难,他们在学习和使用汉语助动词时经常出现各种偏误。基于对比分析理论,本文采用归纳法、对比法、分析法、翻译法、调查法和统计法来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汉泰语助动词的语义、语法功能及特点的异同之处,进而根据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设计针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助动词的调查问卷,以全面了解泰国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助动词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改善对泰汉语助动词的教学设计、过程及方法。本文发现汉语助动词和泰语的“(?)(助动词)”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语义和语法概念与功能。虽然它们在各语言系统中都被视为一种动词,一些基本语义和语法功能及特点相同,但是它们具体的语义功能、语义范围、语法特点、句法功能,以及句法结构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它们在语义和语法上都绝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在对外汉语的领域中我们需要引用“义项”的功能来研究多义性汉语助动词的意义,列举其各义项的泰语对应词,进而对它们进行语义和语法的对比分析,发现在语义上泰语对应词与汉语助动词是对应的关系,但在语法上它们并不是对应的关系。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相关的研究方案,包括选题依据、研究综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理据与方法、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材料,并说明文中使用的符号。第二章为汉泰助动词语法对比研究。本章主要围绕词性特征、语法特点、句法功能及结构几方面,探讨汉泰语助动词在语法层面上的异同之处。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汉泰语助动词都属于动词词类,在谓语成分中发挥作用,但由于二者在各自语言系统中具体的语法功能不同,它们的语法特点、句法功能及结构也大致不同。即汉语助动词的谓语性强,能单独使用作谓语,能构成正反重叠“A不A”和双重否定“不A不”格式等。汉语助动词通常出现在一般动词的前边,组合成“Aux+V/VP”的助动词结构,充当前谓语。而泰语助动词只能与一般动词共同使用,既可以使用在一般动词之前,也可以使用在一般动词之后,组合成“Aux1+V/VP”或“V/VP+Aux2”的助动词结构,充当谓语动词的“辅助成分((?))”。第三章为汉泰助动词语义及其共现对比研究。本章主要探讨汉泰语助动词在语义层面上及其共现现象的异同之处。我们发现汉泰语助动词具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它们的语义范围及分类是部分相同的。即表示或然、必要、必然语气是汉泰助动词共有的语义功能与范围,其余表示能力、意愿和允许意义是汉语助动词独有的功能与范围,而表示祈使语气、表时态和语态意义是泰语助动词独有的功能与范围。我们还发现汉语助动词大都是多义性的,而泰语助动词大都是单义性的,所以汉泰语助动词在语义层面上绝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关于助动词的共现,汉泰语助动词通常都可以在一般的谓语动词前边连续使用,组合成“Aux+Aux+V/VP”的“连用结构”。汉泰语助动词的连用顺序均主要以其语义为依据,根据“主客观规则”和“强弱规则”来决定先后顺序。然而,泰语助动词因其还出现后附类的助动词一类,它还能构成“V/VP+Aux2+Aux2”的连用结构,同时也与前附类的助动词共同使用,组合成“Aux1+V/VP+Aux2”的“隔用结构”。第四章为汉语具体助动词与泰语的比较研究。本章主要探讨和总结各个汉语助动词的泰语对应词。我们发现多义的汉语助动词有多个泰语对应词,如汉语助动词“会”共有四个义项,分别表能力、表善于、表承诺、表可能,它的泰语对应词有“(?)(会)”、“((?))...(?)(能)”、“(?)(厉害)”、“(?)(一定)”、“(?)(将)”、“(?)(会、应该)”共六个。同时,我们还发现同一个泰语对应词能与多个的汉语助动词相对应,主要表现在近义的助动词上,如泰语对应词“((?)(能)”能对应汉语中表能力的“会”、“可以”、“能”和“能够”,也能对应表用途、条件的“可以”、“能”和“能够”等。第五章为泰语对应词的比较研究。本章主要探讨泰语对应词的语义、语法功能特点,及其与汉语助动词的异同之处。我们发现泰语对应词在语义层面上与汉语助动词是对应关系,但在语法上它们并不是对应的关系。本文所列举的泰语对应词包括4个副词、9个动词和9个助动词。这些泰语对应词的基本句法结构与汉语助动词的相同,它们都能在陈述句中使用,能通过与否定语素的结合转变成否定形式,也能在疑问句的谓语成分中使用等。但是,泰语对应词还有其它与汉语助动词不同的句法结构,如副词类的泰语对应词是用于一般动词之后,组合成“V/VP+Adv”结构;泰语对应词基本上不能构成正反重叠式表示疑问,也不能构成双重否定结构等。第六章为对泰汉语助动词的教学研究、对策及建议。基于以上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本文还对初级阶段的泰国汉语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他们对“可能”、“会”、“可以”、“能”、“愿意”、“肯”、“敢”、“要”、“应该”共九个汉语助动词的语义、基本语法特点及句法结构的掌握程度。本次调查对象是泰国宋卡府Hatyaiwittayalaisomboonkulkanya中学共60名汉语专业的高三学生。调查以问卷为主要工具,问卷包括29道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调查过程包括前测(Pre-test)、汉语助动词的课堂教学和后测(Post-test)三个步骤,旨在测试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泰汉语助动词教学的效果。我们发现后测的选择正确率高于前测的达到83.3%,说明本次基于对比研究成果设计的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助动词的课堂教学具有优良的效果。从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泰国学生对汉语助动词的语义和语法特点的了解不够准确,因而产生了各种语义方面、语法方面的偏误。其中,偏误原因主要包括汉语助动词难度过大、学生的母语干扰、封闭性的学习环境、教材的不足、课堂教学的限制性等。由于泰国学生主要在课堂上依靠教师的讲授来获得汉语助动词的知识,我们认为针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助动词的教学对策可主要集中在“教”的方面,如教师可以基于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自编一个针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助动词的课堂材料,以汉语助动词的“义项”为出发点,使用翻译法来讲解汉语助动词的意义,遵循“精讲多练”原则来进行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