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属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大型真菌,是目前最具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之一,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供不应求。金耳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菌种的制备,目前大多采用固体培养菌种的方式,直接接种金耳与毛韧革菌的混合培养物,两种菌的配比难以人为调控,菌种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栽培后不能出菇的现象时常发生,子实体产量不够稳定。此外,金耳目前的生产方式主要还是段木栽培,成本高,对环境不友好,不利于金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液体菌种的培养及袋料栽培技术,对金耳液体种的生产及规模化栽培意义重大。本研究以金耳子实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菌种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金耳和毛韧革菌液体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液体种生产最佳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就二者的接种方式、混合比例和混合时间与金耳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开展研究;对金耳的栽培料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分离获得两株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 DNA ITS序列分析分子鉴定,鉴定菌株J-1为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菌株M-1为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2.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 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方法确定毛韧革菌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酵母粉6.7 g/L、可溶性淀粉36.6 g/L、磷酸氢二钾2.4 g/L、磷酸二氢钾2.0 g/L、VB1 20.0 mg/L、起始p H值6.0、培养温度24℃、装液量100 m L(250 m L三角瓶);金耳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蔗糖36.4g/L、蛋白胨2.0 g/L、磷酸二氢钾4.8 g/L、氯化钾2.9 g/L、硫酸镁2.0 g/L、VB6 10.0 mg/L、起始p H值6.7、培养温度24℃、接种量2%、装液量80 m L(250 m L三角瓶)。3.确定最佳的接种方式是同时接入金耳液体种和毛韧革菌液体种,金耳液体种和毛韧革菌液体种混合比例为1:1(v/v),混合时间为1 d时,效果最佳。此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为0.492 cm/d,菌丝较浓密、洁白,菌丝满袋时间和现耳基时间分别为24 d和17d,出耳率达100%,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29.7 g/袋和64.85%。4.确定最佳的栽培培养基配方是配方F,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18%、玉米粉2%、石膏1%、硫酸镁0.5%、磷酸二氢钾0.5%;金耳菌丝生长的最优栽培条件为栽培料含水量60%、p H值7、液体菌种接种量15 m L;金耳子实体形成时最佳培养温度为24℃。通过本研究,实现了液体菌种袋料栽培金耳,为金耳的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促进金耳产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