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实力空前壮大,市场化水平也逐步提高。实体行业的改革尤为突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催生了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正是这些极具活力的民营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劳动就业、活跃市场竞争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问题却始终制约着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所获得的金融支持极不相符,因此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尤其是间接融资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在进行当中,但是改革的实际深度和宽度却远远落后于实体行业的改革。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垄断比例居高不下,国家的金融管制和政府在国有银行经营中的特殊作用导致了银行服务中的非市场化现象。既要实现银行业的市场化运作,同时也要解决众多民营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瓶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部分首先明确并分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对中小企业做了界定,结合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与其他各国的差异性对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做了界定,阐述了其各项指标,得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包括各种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以及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源以及金融市场障碍,运用融资顺序理论得出要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间接融资即银行信贷问题。第三部分对我国的民营中小银行做了界定,得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对象—民营中小银行,在现行的金融制度中,现有银行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只有引入体制外的民营中小银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第四部分将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和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分析了两者实现良性互动的现实性,运用市场细分理论阐述了民营中小银行服务民营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可行性;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民营中小银企的相关关系。第五部分以浙江的泰隆银行和台州商业银行的案例说明民营中小银企的互动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能产生的相互推动作用。第六部分通过建立信号传递模型和声誉模型,论证了民营中小银行和企业实现良性互动关系的路径,关系型借贷能够解决两者的信息不对称,产融结合模式是关系型融资的进一步深化,能够更好的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问题。本文在一系列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要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其间接融资问题;而只有引进体制外民营性质的中小银行,在民营中小银企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并推动产融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有利于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银行业的市场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