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大别山主峰分水岭主段,保护区面积123km2,其中核心区2120hm2,缓冲区2840hm2,实验区7340hm2。海拔500-1700米。属于北亚热带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属于大别山高降水值区,年平均气温15℃,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48C,因此动物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差异,无霜期210-220d。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有维管植物2000种以上,100多种大型真菌,18种两栖动物,25种爬行动物,129种鸟类,40种兽类。森林覆盖率95%以上,起到了很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根据2006年的检测结果,鹞落坪生物丰度指数为121.38,植被覆盖指数108.98,保护区水质优越,水体含氧量丰富,这为蜻蜓幼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2009-2011年,通过样点法、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鹞落坪地区地区蜻蜓目昆虫的种类、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共捕获加观察记录蜻蜓目昆虫共计18941只,属于12科,共53种。其中以蜻科最多,计有26种。
(2)区系分析:大别山是东洋区和古北区的过渡地带,鹞落坪位于大别山腹分水岭主段,6种属于古北界,22种属于东洋界,广布种25种。说明鹞落坪蜻蜓区系分布以东洋界为主。
在把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香农威纳指数为2.1329,理论最大多样性指数Hmax=3.9703;均匀度指数J=0.213。其中优势种黄蜻数量为6342,优势度指数D=6342/18941=0.33
不同的生境中以路边蜻蜓分布种类最多,推测原因为调查时沿路走的时间最多,并且路边附近常有溪流、密林等。密林和竹林蜻蜓分布具有最高的相似性,原因应该是由于竹林和密林都具有隐蔽、空间有限的特征,不适合擅飞行的大型蜻蜓目昆虫。水塘与其他生境相似性最低,原因估计由于山区海拔差异较大,水塘较少,造成取样有限,并且大面积水域蜻蜓缺乏栖息物,使得观察到的种类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