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及内容:链球在我国开展比较晚,也不够普及。我国男子链球水平自90年代以来呈现徘徊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掷链球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找出最后用力技术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研究其技术是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主要运用链球的空间运动特征和运动员身体各环节的空间运动特征信息,作为投掷链球技术指标,来评判运动技术的好坏。具体指标主要有最后出手阶段各关节角度、速度、高度及人与链球的相关位置等,并结合分析世界优秀运动员投掷技术的运动学数据,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的技术环节,得出我国男子链球运动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为旋转掷链球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三维摄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首先对国内外运动员身体形态比较分析,找出二者差距;其次通过图像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运动学相关指标分析,再次做出统计处理找出问题和差距,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分析结果如下:1身体形态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没有明显差异,运动技术特点符合链球的基本运动规律和特征。2身体整体旋转各关节的速度变化符合运动力学规律,速度变化是合理的。与国外运动员相比速度变化差距较为明显。左膝关节速度变化最大,是积极主动用力来带动身体下肢向投掷方向转动。身体右侧,以踝关节积极主动用力为主,带动身体下肢向投掷方向转动。左肩积极主动向投掷方向转动用力,引领身体保持低姿更快的运动。3各关节角度表现为逐渐增高的趋势,整个运动技术过程表现为身体左侧主动发力、身体右侧为辅的发力特征,身体左侧带领右侧向投掷方向高速旋转,并逐渐增高身体重心,为链球获得较佳的出手高度。4身体运动的各关节高度,总体表现为逐渐增高的过程,且增高明显。身体右侧以身体左侧为轴向投掷方向转动,使链球获得向上一定的加速度和高度;整体变化符合链球技术基本运动特征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