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地区干旱河谷沟蚀活动剧烈,侵蚀沟广泛发育,是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域,但在区域尺度上其地形分异的规律尚不清楚。其中地处南部的汉源干暖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干旱河谷中一种特定的自然景观之一。侵蚀沟在空间上的集聚分布,造成了局部地表支离破碎,大大减少了可供利用的农用地资源数量并降低了土地生产力,对区域土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为了探明侵蚀沟在空间上的分布模式、测度及影响因素,本文以汉源干暖河谷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侵蚀沟集聚分布格局进行评价和划分,揭示侵蚀沟集聚的地形分异规律,阐明地形因子对侵蚀沟集聚分布的定量影响。本研究不仅为侵蚀沟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照指标,也为分区治理土壤侵蚀等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汉源地区侵蚀沟在空间上具有集聚分布的特征。根据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得出Moran’s I值为0.98,说明在区域尺度上侵蚀沟的核密度分布具有非均匀特征,呈集聚分布模式。基于核密度评价结果,将侵蚀沟集聚程度分为5个等级:极低集聚(0-1.55 km/km~2)、低集聚(1.55.0-3.10 km/km~2)、中集聚(3.10-4.65 km/km~2)、高集聚(4.65-6.20 km/km~2)、极高集聚(6.20-7.75km/km~2)。其中低、中集聚度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整个研究区的38.78%和28.82%,其次是极低集聚度和高集聚度,分别占15.63%和14.68%,极高集聚度所占比例最小,仅为2.08%。总体来看,汉源地区侵蚀沟分布集聚度处于中等状态,极高集聚、高集聚与中集聚程度的侵蚀沟主要分布在县境四周,低集聚与极低集聚程度的侵蚀沟则集中于中部地区,且整体上呈现出集聚程度由中间向四周递增的规律。(2)将侵蚀沟集聚等级与各地形因子等级叠加分析,研究不同集聚度的侵蚀沟在地形因子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侵蚀沟的发育在地形梯度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侵蚀沟的平均核密度随坡度增加而增大,随地表粗糙度、高程变异系数增加而减小,随高程、坡长、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亚高海拔、陡坡、南坡、凸形面、短坡、低起伏、低粗糙度、浅切割与低高程变异系数地区的侵蚀沟面积占比最大。并且在各个不同等级的地形条件下,侵蚀沟的集聚程度也不同。(3)侵蚀沟在空间上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而呈现出集聚分布,对侵蚀沟核密度与地形因子的空间分布矢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分析单一地形因子与侵蚀沟集聚分布的关系,其中高程与侵蚀沟核密度的相关性最高(ρ=0.63),其次是地形起伏度(ρ=0.38)、地表切割度(ρ=0.38)、地表粗糙度(ρ=0.33)、坡度(ρ=0.33)、坡长(ρ=0.33)、高程变异系数(ρ=0.02),而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坡向与侵蚀沟核密度的相关性较小,无明显相关关系。(2)分析主导地形因子与侵蚀沟集聚分布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三种分析方法均能体现汉源地区侵蚀沟集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43,所建立的数据模型不包含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坡向这三项。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得出的R~2为0.48,自变量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为:高程>地形起伏度>高程变异系数>地表切割度>坡长>坡度>剖面曲率>地表粗糙度>平面曲率>坡向。剔除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高程、地表粗糙度、坡度进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得到R~2为0.61。结果表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的拟合优度最优,大于其余两种回归分析方法。(3)分析组合地形因子与侵蚀沟集聚分布的关系,即使用地形起伏度与海拔高度为基本指标对汉源地区划分地貌类型,并计算出地貌类型与侵蚀沟集聚等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区共划分出9种地貌类型,其中低起伏亚高山、中海拔丘陵、低起伏中山与亚高海拔丘陵地区是侵蚀沟分布的主要地区,且侵蚀沟集聚程度多样。同时,计算出tau-y系数为0.13,说明地貌类型与侵蚀沟集聚程度有明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