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在描述现代社会特征时指出,与其说世界是由图像编织的,不如说世界是由人把握的图像,由此世界进入了图像时代。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图像作为一种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成为外部环境本身,图像的形态绵延逐渐超出了自身的存在范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各种社会思潮的宣扬者正是看到了人们生活世界图像化这一趋势,转变自身的传播与呈现形式,利用图像承载需要表达的多元意旨,将自身融入那变幻莫测的图像洪流之中。图像时代社会思潮适应了生活世界图像化这一社会现象,以传播形式的图像化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人们的具象化思维。这种具象化思维的生成使得人们更加习惯了图像认知模式,以思维中图像转化的具体呈现形成各种社会思潮的建构式凝聚与汇集、融合式理解与认同。图像成为了人们了解、把握各种社会思潮的中间环节,形形色色、不尽相同的大小思潮都需要经过图像化建构确证和实现自身的观点意图,并且这些经由图像建构的社会思潮往往不断凝聚汇集,最终融合成一个遵循图像认知规则的理解与认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理解与认同体系加速了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缩短了社会思潮与大众的理论接受距离,使得人们的多元思想观念得到了更加充分地释放。然而随着人们思想解放程度范围的加深与扩大,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中也充斥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模糊幻影,企图淡化、消解和遮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因此,对于图像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及引导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时代课题之一。图像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空间认知方式,并日易成为生活世界本身。由于人们在认识图像时就已经赋予了它精神属性,所以图像成为了多元社会思潮传播的感性介质。当我们去审视和思考图像背后的思想意蕴时,我们又会发现,社会思潮是寓于图像象征中的精神本体。图像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出形式的符号化建构、内容的选择性呈现和受众的体验式认同的特点。汇聚于图像中的社会思潮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侵蚀主体理想信念的感知空间、妨害社会舆论生态的良性运行、阻碍文化价值体系的转化发展。面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这些负面因素,我们要通过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塑造能力、营造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和谐景观、打造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可视化平台等途径引领多样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