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植被的变迁反映生态环境的状况。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表植被消减的过程,正是当时生态环境变迁的一个写照。
历史时期的居民对居住地的环境变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人口密度的大小和人口数量的多寡,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政府的人口政策。秦汉时期采取的移民屯垦及两汉的鼓励生育政策都对当时的地表植被发生作用,尤其是移民屯垦,使本该放牧草原垦辟为农田,伴随着农牧分界线反复的进退,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一个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时期。某种意义上,战争促进历史的前进。
秦汉时期的数次征战在促进历史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严重的生态后果,尤其是火攻的使用,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是非常大的;秦汉统治阶级的大兴土木及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方式的广泛运用,这也对当时的森林产生严重影响。秦汉厚葬的风俗使也使林木遭到严重的破坏。仅棺椁耗材为例,两汉时期每年至少彻底耗费林木一万亩;秦汉的冶铁业大都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冶铁仍是以木炭为燃料,黄河中下游地区广布的冶铁点对当地的地表植被的减少也负有很大的责任。
一系列的社会行为所产生的生态后果终于在秦汉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生态恶化时期,其表现就是西汉一代黄河河患的增加和部分地区出现木材危机。面对危机,统治阶级颁布了一系列具有现代生态学意义的法令。尽管这些法令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仁政的一种表现,但法令中倡导“顺天时”、“毋犯四时禁”
等观念确实对两汉的生态的恢复和再建起到了客观的不可抹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