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痛是临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困扰着患者,是破坏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骨癌痛是癌症转移患者最常见的疼痛类型,约2/3骨转移患者会经历中重度疼痛。临床上观察到发生骨转移患者常常患有以下三种癌症: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而这三种肿瘤却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因此从研究骨癌痛入手揭开癌痛的发生发展机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平台,所以建立骨癌痛模型对于癌痛机制的研究至为重要。1999年首次报道了小鼠股骨癌痛模型,随后相继出现了跟骨、胫骨、肱骨癌痛模型。这几种骨癌性疼痛模型都部分体现了骨癌痛所表现的疼痛、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等。这些模型的出现加速了癌痛发展机制的研究进程。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癌痛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电压门控钠通道被认为在疼痛通路中起重要的作用,钠通道的各个亚型的分布,密度和运输,以及钠通道本身的特性影响着外周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而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电活动促成疼痛的发生。Nav1.6是河豚毒素敏感(TTX-S)的钠离子通道,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表达。Nav1.6在癌痛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在发生骨癌痛时Nav1.6在DRG中的表达研究未见有报道。 所以本研究着眼于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6在骨癌痛外周敏化机制中的研究。通过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并进行疼痛行为学评估,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脊髓背根神经节中Nav1.6的表达。 研究方法:将35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左胫骨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的为癌痛组(n=15);接种等剂量生理盐水的为假手术对照组(n=10);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n=10)。造模后4、8、12、16、20天观察三组的大鼠体重变化、评估机械性痛觉过敏以及热痛觉过敏。并于20天后取接种侧胫骨做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实时定量PCR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痛组及两组对照组大鼠在L5-L6 DRG中Nav1.6基因的表达。 研究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癌痛组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行为学改变;实时定量PCR实验显示:癌痛组Nav1.6在背根神经节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空白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癌痛大鼠在手术侧L5和L6 DRG神经元Nav1.6免疫荧光强度有所增加,主要在伤害性感受中小直径的C类神经元中增强,而大细胞上的Nav1.6表达无明显变化。 研究结论:Walker256乳癌细胞制备的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是骨转移瘤相关疼痛较可靠的模型。其行为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机械痛觉与热痛觉过敏。Nav1.6基因在骨癌痛模型大鼠DRG中的表达上调提示该通道可能参与骨癌痛的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