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记体小说,无疑应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现有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中,对这种类型系统深入的研究却近乎阙如。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进入笔者的研究视域,基于三个基本事实:其一,中国文学现代史上存在着大量的日记体小说作品,尚未得到研究者的充分认识;其二,其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它有着独立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而这种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是其他文学类型所不能代替的;其三,日记体小说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情感结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究。由鉴于此,笔者运用主题学、叙事学、美学等学科理论和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进行综合研究。
该论文结构,由七部分组成:即前言部分、正文五章(“历史描述”“分类研究”、“叙事研究”、“形象研究”和“结构研究”)和结语部分。前言部分对现代日记体小说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概括。第一章选取“民初”、“五四”、三十年代前后几个时期,整体展现现代日记体小说发展轨迹和创作实绩。第二章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进行分类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用主题分类学对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叙事、形象、结构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类型独特的审美价值。第五部分采用个案分析方法,对日记体小说的结构特征进行细致解读。结语部分将综合以上五部分的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随时代变化而发生演变,忠实于真实的人生形态和人生感受,又不断将触角伸向更深广的现实生活。其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修正自身,为文学史提供了这一艺术文体形式的多种形态。“叙事人称”是其转借“日记”形式而获得魅力之所在。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在外在“类”的艺术特征之下,为作家保留了“个”的艺术单数性——诸如鲁迅的深度和力度,庐隐的感性,丁玲的狂狷,茅盾的广度等。叙事人称也是一种写作手段,被用来增强艺术效果。通过创作者的慧心和健笔,展示个人内心世界,预设虚构的人生真实,从而编织出一个个浸染悲剧色彩和孤独意识的人生片断。叙事人称和叙述形式的双重封闭性势必导向封闭、孤独的叙事场景,体现环境对人的压迫、压抑。时间叙事在季节、白天夜晚等时间标示上,隐喻社会意义。在空间封闭基础上,融入了时间的凝滞感。通过时序、时距和频率艺术处理,重组了时间,使得作品的内在意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身体叙事”、“病情叙事”中,身体的异己和属己性,生物性或社会性之间冲突,被轻松置换为:自我人格的分裂,自我与他人的分裂,自我与所处环境的分裂。在破灭中寻觅“自我”,传达出生命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痛苦和不幸。
“我”形象常带有得面目模糊、行为无力、悲观绝望等特点,则是文体本身采用叙事艺术导致的直接后果。为确认“我”的主体性,突出“我”的孤独处境,推动事件、情节的发展,“他者”的存在和设计不无必要。“我”在面临“行动与动机的相悖”,而产生的“受难”、“孤独”等悲剧性精神内涵。日记体小说就成为一个具有超越时代和超越文化的文学命题。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丰富性,足以弥补目记体小说缺乏复杂的主题思想,特殊技巧的不足。按照感情安排的行文结构,主要体现为四种:两难处境的困境是对立结构;违心式对立结构;缺失—获得—失去的循环二元对立结构;“自我”和“非我”的对立结构。可以根据感情的选择引发结构的是衡与否,带来最大审美感受。
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应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而诞生。作为一种不乏特色的创作文体,日记体小说曾有过一段相当繁盛的时期。虽然现在辉煌不再,但它仍然能够给今天的作者提供创作的想象力,给读者带给阅读的愉悦感。所以我坚信面对新信息时代的来临,面对新的媒介互联网的发生、发展,面对新的日记写作模式——博客日记的出现,其独特的叙事魅力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化为乌有,反倒可能藉着某些新变化而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在当下的日记或日记体小说创作中,那些过分自恋和偏执的个体经验叙述、个体形象塑造、极端化身体叙事等却不容研究者乐观。如木子美性爱日记《遗情书》充斥着性的直白式倾泻,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和价值观。徐兆寿《非常日记》塑造了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病症患者形象,虽然也对其产生的社会原因作了分析,但却绝少塑造出具时代公众精神的形象——因为真正“个人性”的意义只能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才能获得。随着日记体小说所依赖的文化语境的消失或变异,现代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日记体小说的私密性和公开性、真实性和虚构性都大大加强。网络博客日记的发展,有可能发生与创作主体的生活真实纠缠不清的情况。可以预测,未来的日记体小说创作潜存了从纸上的“我”到电子的“我”过渡的一种发展趋向,更多的新内容、新形式、新问题,有待我们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