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矿区的土地复垦模式及其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大柳塔矿区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say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对基础能源依赖程度的增大和我国煤炭开采重心的西移,西北部矿区的广袤土地开始大范围塌陷,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的迫切性凸现。从可持续的角度考虑西北部矿区的发展,人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生态环境与煤炭开采之间的矛盾。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土地复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复垦的组织模式也是复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并针对西北矿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经验,以大柳塔矿区为例,提出了适合西北矿区的土地复垦目标是产业化,构建了土地复垦模式,包括土地复垦利用方式和土地复垦组织模式,以达到土地复垦成功并能持续进行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探讨了土地复垦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本文提出大柳塔矿区土地复垦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基础,各项用地集中化规模化.形成建材工业园模式、高效农业模式、生态治理模式和矿区变社区模式。在组织模式上,新建土地复垦公司和土地复垦委员会两个机构,明确各自职责;构建了土地复垦体系中的四个主要系统——产品系统、土地系统、资金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其中:产品系统方面提供多种产品。土地系统方面将征地、开采、复垦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公司+农户”模式,同时根据生态治理需要和煤炭开采进度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弹性的控制。资金系统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形成土地复垦与资金的良性循环。社会保障系统方面建立驱动力、环境容量和服务支持系统。   矿区空间结构也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经济空间结构方面煤炭产业带动非煤产业的发展,共同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空间结构方面加速城乡一体化;   物质空间结构方面形成极化格局。在此基础上构想将生态治理范围模式推广到周边地区,大柳塔镇的空间结构将呈现新的空间模式。   本文认为,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组织模式,能够将西北矿区的土地复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城市老年人居住矛盾日益凸显,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刻不容缓。20世纪80年代(以下简称为“80年代”,同类文字叙述作相同简化)建设的住宅在既有住宅
战后兴起的城市更新运动,对传统城市结构和建筑遗产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以考古学为基础的“福尔马林”式保护理念,又与社会发展的大势相悖,陷入内在逻辑的另一极端。以保护为前
丹尼尔·里伯斯金是当代国际上著名的建筑师、建筑思想家、建筑教育家。这是一位肆无忌惮的建筑文化人物,他尝试将多学科进行综合,将文学、绘画、雕塑、数学、音乐、占星学以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新城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热点。尤其在一些特大城市区新城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小汽车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在住区中,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住区的生活环境质量,使住区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住区内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用地功能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对城市公共空间提出更多的功能要求,既有城市公共空间的规模、利用方式、结构已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在土地
屋顶是民居形式的最重要元素之一,本文对传统民居屋面坡度的地域分布进行研究,通过采样测量和数据统计得出其分布概况。分别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以上统计结果进行考察,即
中国当代建筑师刘家琨及其作品近年来在国内外建筑界受到广泛关注,他的建筑理念--“处理现实”表明了他的建筑创作与现实之间的密切关联。本文基于对这种关联内容和程度的关注
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因此,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但由于提出时间较短,系统的研究成果较少,什么是新型城镇
自然资源和矿物燃料的过度消耗使得当今世界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截至2007年底,我国建筑业的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随着生态与可持续观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