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一观点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共识;众多研究表明微血管的生成强度和肿瘤的生长、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在其生长过程中可分泌大量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但目前发现特异作用于内皮细胞的因子包括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VEGF)、Angiopoietins和Ephrin家族,通过与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产生促血管生成作用。VEGF和其受体结合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而血管的成熟与稳定又主要靠血管生成素(Angl,Ang2)及其受体(Tie2)的维持。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它们表达升高,并认为它们与肿瘤的生长、血管新生有关。 对于各种实性肿瘤的微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于滋养细胞肿瘤(GTN)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滋养细胞肿瘤有别于其它实性肿瘤,它具有侵蚀血管并取代内皮细胞形成血管内壁的亲血管特点,病灶血管极其丰富。术前化疗可使大片肿瘤细胞坏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死,血管减少,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而保证手术顺利彻底,出血少, 同时也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探讨术前化 疗对滋养细胞肿瘤微血管密度及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AngZ的表达 的影响,可能为术前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对象:74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标本。其中19%年1月至2002 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医院行手术前化疗的妊娠滋养细胞肿 瘤患者标本47例(绒癌23例、侵葡 24例)为化疗组,术前给与EMACo 方案或ACM方案2至3个疗程。同期未行化疗而行子宫切除术的妊 娠滋养细胞肿瘤标本27例(其中5例绒癌及5例浸葡标本来自浙江大 学医学院第二医院)为对照组,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 规切片、I正染色病理证实,所有病理切片均经复片检查。化疗组平均 年龄33士6岁;临床分期I期14例,11期12例,111期17例,W期4 例;WHO预后评分:高危16例,中危巧例,低危16例。对照组平 均年龄34士7岁;l合床分期I期8例,11期5例,111期12例,W期2 例;WHO预后评分:高危12例,中危7例,低危8例。两组术前均 未行其它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2.病理学检查:石蜡标本切片厚约5林m,经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脱 水,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各级乙醇上行透明后封片。光镜下阅片。 3.免疫组织化学:甲醛固定的石蜡标本连续切片,厚约4一6林m,经二 甲苯脱蜡、梯度酒精脱水,抗原修复。3%过氧化氢5分钟消除内源性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过氧化酶活性,7.5%山羊血清37℃30分钟封闭非特异抗体后,分别滴加各种稀释度的第一抗体,37℃孵育30min(多抗)或4℃孵育过夜(单抗),按HRP标记手册操作。使用半定量方法,在400倍视野下计数着色vEGF和AngZ肿瘤细胞的百分数评分;选取5个200倍视野进行CD34阳性细胞计数。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n等级相关分析;统计学意义采用双侧P<0.05;以上均应用SAS6.12软件包处理。结果:1.绒毛膜癌和侵蚀性葡萄胎光镜下所见 光镜下可见绒毛膜癌的肿瘤细胞由分化较差的两种滋养细胞组成。一种癌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淡染,细胞界限清楚,细胞核圆形或多边形,核膜清楚,核染色质深染,类似细胞滋养层细胞。在这种瘤细胞之间混杂有另一种瘤细胞,其细胞体积较大,胞浆呈合体性,形态不规则,红染,多核,核深染,类似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两种细胞均有明显异形性,细胞大小形状不一,核大,染色质粗,核膜厚核仁清楚。.癌细胞聚集成团或索状,团索之间充满血块或被浸润组织,常无明显癌间质。无绒毛结构。癌组织中及周边常见血管内癌栓形成。 侵蚀性葡萄胎光镜下可见肿瘤细胞类似绒毛膜癌,细胞明显异型,但有绒毛结构。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疗后的肿瘤细胞部分不同程度的坏死,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核固缩深染或变浅,有的核消失;胞浆可呈空泡状改变。2.化疗前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vEGF、AngZ的表达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在两组中vEGF和AngZ均定位于胞浆,高倍镜下呈颗粒状。vEGF在肿瘤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中都有阳性表达,AngZ在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有阳性表达,CD34免疫组化染色的微血管形态不规则,分布于间质,以肿瘤组织边缘的密度最大。化疗组的VEGF和AngZ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印<0.05);化疗组的肿瘤最高微血管计数和平均微血管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印<0.05)。两组化疗前后肿瘤细胞VEGF和AngZ表达与间质HMC和AMC值呈正相关。3.有关临床病理因素对肿瘤细胞VEGF、AngZ表达与肿瘤间质I卫吸C、AMC的影响 统计本组资料化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