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早产儿、足月儿化脑临床特点的特异性,争取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方法:总结某院新生儿科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共66例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其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7周)、足月儿组(37~42周),对两组化脑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入选病例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CRP、PCT、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培养、血培养等。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率表示,两个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差、食奶差、抽搐、嗜睡、易激惹、颅缝增宽、肌张力低下或增高,足月儿以发热、反应差、抽搐多见,早产儿以肌张力低下多见;早产儿多为院内感染,足月儿多为社区感染;早产儿组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较足月儿组降低,脑脊液蛋白较足月儿组升高。结论:本研究提示早产儿发生化脑症状更隐匿,足月儿以发热、反应差、抽搐多见,早产儿以肌张力低下多见,考虑与早产儿体温调节系统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有关。故在临床工作中,更应密切观察,及早做出诊断,尽早治疗。脑脊液检查是化脑诊断的主要标准,本研究早产儿组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较足月儿组明显降低,考虑早产儿的脑血管发育不完善,易受感染等相关因素影响,导致颅内血流动力学及颅内压力的改变,从而出现脑脊液葡萄糖水平较低,进而推测与早产儿易发生脑损伤有关。早产儿组中脑脊液蛋白升高较足月儿组明显,其原因可能与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更不成熟有关,早产儿由于体内贮存蛋白本就不足,生后早期蛋白波动幅度较大,发生化脑时感染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脑脊液中蛋白定量增多。脑脊液培养是诊断化脑的金标准,但其阳性率低,本研究中66例患儿脑脊液培养阳性者共5例(7.6%),均出现于足月儿组中,早产儿组中未出现脑脊液培养阳性病例,考虑与早产儿化脑基本发生于院内感染,行腰穿前均已应用抗生素,而足月儿组入院后及时行腰穿术,完善脑脊液培养,故在抗菌药物使用前行脑脊液培养阳性率高于抗菌药物使用后。因此,为化脑的明确诊断,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即应行脑脊液培养。因此,要尽可能早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