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EO业绩型薪酬被用于解决代理问题,但股东与CEO之间信息不对称,使业绩型薪酬无法完全规避CEO的道德风险。普遍存在的CEO薪酬粘性现象不仅体现了业绩型薪酬机制的缺陷,薪酬激励的失效,同时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以A股市场2010—2019年的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设计CEO薪酬定价公式,解决CEO薪酬粘性问题。CEO薪酬定价公式的设计思路是:将行业内的公司分组,并把薪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EO业绩型薪酬被用于解决代理问题,但股东与CEO之间信息不对称,使业绩型薪酬无法完全规避CEO的道德风险。普遍存在的CEO薪酬粘性现象不仅体现了业绩型薪酬机制的缺陷,薪酬激励的失效,同时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以A股市场2010—2019年的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设计CEO薪酬定价公式,解决CEO薪酬粘性问题。CEO薪酬定价公式的设计思路是:将行业内的公司分组,并把薪酬业绩敏感性最高,也即薪酬粘性最低的一组作为影子市场,选择影响CEO薪酬的前三个主要因素作为经验回归的变量,以影子市场数据作为样本,拟合CEO薪酬定价的经验公式。通过门限回归模型发现公司规模存在双门限效应,用该门限值将制造业样本划分为小规模公司、中等规模公司和大规模公司三组,使用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公司竞争压力对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小规模公司中普遍存在“重奖轻罚”现象,容易产生CEO薪酬粘性问题,使得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机制失效。(2)大规模公司中存在竞争信号“传递失真”问题,公司竞争压力增大不容易从业绩上观察到,CEO更容易获得超额薪酬,从而产生薪酬粘性问题。(3)中等规模公司中,业绩型薪酬最能发挥激励作用,股东与CEO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最低。因此,选择中等规模公司分组作为构建影子薪酬模型的影子市场。将影子薪酬公式应用于制造业全样本,回归分析发现,当实际薪酬-影子薪酬偏离度越小,即CEO实际薪酬越接近影子薪酬,公司业绩越好,表明影子薪酬能够实现有效激励目的,从而可以治理CEO薪酬粘性。为了进一步检验对CEO薪酬粘性的治理效果,选取了有10年连续数据的313家公司,分别计算CEO实际薪酬粘性和影子薪酬粘性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影子薪酬粘性在[-5,5]区间内波动,实际薪酬粘性在[-20,20]区间内波动,且离散程度远高于影子薪酬粘性。本文提出影子薪酬模型,为CEO薪酬粘性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为确定CEO薪酬提供一个操作性强的公式,可作为上市公司董事会及薪酬委员会制定CEO薪酬时的参考,以解决CEO薪酬粘性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不同社交网络平台的功能不尽相同,人们普遍在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中注册不同的账号。大量不法分子利用多个账号进行欺诈、钓鱼、隐私窃取等恶意行为和非法活动。因此,关联用户身份识别成为了研究热点,即将多个社交网络中属于同一个人的账号进行关联,从而达到鉴别整合用户多重身份信息的目的。当前关联用户身份识别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关于节点
现阶段,中国经济处于旧动能逐渐耗竭、新动能逐渐起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由“单个企业之争”演变成为“供应链之争”,进而升级为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之争。在企业创新生态下,主体成员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系统中各主体成员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仍不太明确,同时来自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研究显示,制度环境能够影响企业治理和创新策略。综上所述,本研究围绕“创新生态系统下主体关系对
最近几年,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越来越多学者展开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将创新产出作为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评估方法,了解区域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关联情况,有利于深入了解区域创新要素分配实际状况,有利于区域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创新产出关联极强的区域呈现的高度的知识流汇集和扩散,这样区域渐渐会成为一种以创新服务为主要功能特性的“枢纽”,这种“枢纽”是研发活动
云制造作为智能制造的一种新手段,能够实现跨领域、跨地域的海量制造资源服务共享,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促使企业更注重发展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行业生产质量。云制造下的制造资源优选是制造资源在云平台虚拟化为制造服务后,为企业挑选出最优任务解决方案的过程,其优选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云制造的推行效果。已有研究中大多对于各参与方利益考虑不够充分,使得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且所构建的模型因缺少对云制造动态性
近年来,部分地区冒进式城镇化所造成的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低效用地快速蔓延、农业与生态空间萎缩等问题愈发严重,导致以数量增长型城镇化为导向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续。为了突破当前困境,国家对建设用地的供应方式正在由年度用地数量型指标预算管理向总量控制下的质量型绩效管理转变。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大背景下,土地资源稀缺性进一步凸显,因而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在区域间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对于缓解人地矛盾、保护农业
近两年来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中美两国经贸摩擦不断升级,我国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也越发激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危机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诱发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因素也更加多种多样,所以如何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并且高精度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于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由于受到数据分析技术发展的制约,大都基于简单的Z分数模型
自中国提出碳达峰目标以来,CO2排放的驱动机制和峰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有几十个省份,省份之间有着参差不齐的产业、人口和能源,这使得每个省分都具有其个性化的特征,而爆发于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又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掌握中国及其省份能源消费及CO2排放的演化趋势、全面把握中国及其省份的CO2排放驱动机制、预测CO2排放峰值并给出合理的减排路径和政策建议对中国及其
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信息技术给法学高等教育在教师法学教学、学生法学学习、法学课程设置和法学教学环境方面带来深刻变革和较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法学高等教育必须应势而起,将大数据技术与传统法学教育结合。大数据环境下法学高等教育的应对包含课堂教育范式转换、课程体系建构、教师角色重塑、学生学习范式提升、人才培养理念更新、科学多元评价体系构建、教育教学方式指向、教学内容体系趋势把握,以重塑法学高等
当前,国家经济面临转型,制造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其所具有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危害到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环境污染成为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绿色创新”引领绿色可持续发展,专为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靠单一企业实施创新活动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之间构建关系网络来实现自身创新发展,而董事会作为企业内部治理机构,董事会成员通过在不同企业董事
当前,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提高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创新绩效,促进企业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政府在逐渐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府科技补助力度。然而,在政府科技补助落实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研发投入活动具有风险高、回报期久的显著特点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使一部分企业有将补助用于低效率项目来规避风险的倾向,也大量存在着企业迎合财税政策以寻求扶持的行为。因此,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