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尔罕·帕慕克是当代土耳其作家,出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1974年开始写作,2006年因其创作“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错的新象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帕慕克出生与成长的尼桑塔斯区是伊斯坦布尔市一个高度西化的地区,作家中学时代就学的罗伯特学院是美国人在伊斯坦布尔办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帕慕克自幼就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帕慕克的小说都是关于伊斯坦布尔这座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始终是他创作的主题,从他的处女作《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到他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政治小说”《雪》,莫不如此。《我的名字叫红》是帕慕克的代表作之一,为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本文重点研究《我的名字叫红》的文化内涵。首先论文重点考察帕慕克的文化身份与其文化书写的关系。帕慕克是土耳其作家,土耳其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由于这一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土耳其形成了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的独特文化身份;而作家的故乡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生活并成长于斯的帕慕克,分别受到东方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独特的生存境遇形成了帕慕克独特的写作视角——对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混杂现象的格外关注。其次又研究了《我的名字叫红》中所反映的文化冲突与文化碰撞现象。小说中有多组表现东西文化冲突的意象,如盲人、奥斯曼大师、鹳鸟、蝴蝶、红色等,小说通过对这些具有象征性的意象的描写,表现了根深蒂固的东方观念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渗入时所表现出来的不接纳态度,展现了东西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然后主要分析小说表达的文化融合思想。构成小说情节的一个重要线索是细密画和威尼斯肖像画两种绘画风格的冲突,小说中这两种绘画风格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姨父大人”和奥斯曼大师之间的对立上,但这种对立在双方痛苦的抗争之后最终走向了相互转换。姨夫大人反对偏执的固守传统,但同时也反对抛弃自己的传统盲目学习西方,细密画绘画艺术本身也是多元化文化融合的产物,用开放包容的视野促进文化的融合是帕慕克要努力构建的文化理想。最后主要分析研究《我的名字叫红》对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之间平衡点的反思。帕慕克主张文化多元化,小说展示了以土耳其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的衰落、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的入侵,以及两种文化的最终融合,表达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只有相互包容,彼此融合,形成多元性的文化形式,才是不同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