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碱地白蜡与柽柳人工小气候效应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滨海盐碱地白蜡和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旷野为对照,对2种林分整个春、夏、秋三季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2种人工林形成的独特小气候,为滨海盐碱地生态造林小气候改善效应的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1)遮荫效应白蜡、柽柳和旷野太阳辐射日变化在不同季节均呈倒U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不同季节峰值和日平均值均表现为旷野>柽柳林>白蜡林,同一季节,最高值、最低值、日平均值均表现为林内<旷野,遮荫效应白蜡林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柽柳林呈夏季>春季>秋季,在春季,柽柳林的遮荫效应较好,而夏秋季节白蜡林的遮荫效应更好。  (2)防风效应2种林分的风速大小和日变化季节差异明显,风速日变化春季为单峰曲线,夏季较稳定,秋季则呈波动性变化。试验区春季风速较大,但防风效应不十分明显,整个生长季白蜡林的防风作用发挥更好。林内风速降低值与风速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3)热力效应2种人工林的热力效应差异明显,且白蜡林优于柽柳林。人工林缓和了林内温度变化,且基本表现为在低温季节起保温作用,在高温季节起降温作用。2种林分气温日变化均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林内外气温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3个季节的0~10cm土层温度均呈现出急速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10~20cm土层温度则是缓慢上升的趋势,20~30cm土层温度变化比较平缓。旷野土壤温度以及气温日变幅均显著高于林内。  (4)水文效应2种人工林空气湿度日变化呈现近U型曲线,除了夏季的柽柳林为降低空气湿度效应外,2种林分在不同季节均具有增加林内空气湿度的作用,整个生长季白蜡林增湿效应更好。2种人工林土壤含水量日变化总体上呈缓慢增大的趋势,除夏季的柽柳林具有增加土壤湿度外,2种林分在不同季节均有降低土壤湿度的效应。从整个生长季来看,白蜡林的降湿效应更好。  (5)小气候因子相关性两种人工林气温、土温、土壤湿度三个因子两两之间极显著正相关,且气温与土温相关性最高。白蜡人工林小气候因子相关性均高于柽柳人工林。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土壤侵蚀面积占总土地面积75%以上。细沟侵蚀是非常重要的坡面侵蚀过程,是黄土高原坡面侵蚀的主要方式之一,细沟侵蚀量对坡面侵蚀量的
学位
为了推动平原农区林业的发展,科研团队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窄冠型杨树的杂交育种工作,先后选育出了适合农田林网的四大类窄冠型杨树系列,分别为窄冠白杨(五个无性系)、窄冠
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 Pers.]又称山鸡椒、木姜子等,是樟科木姜子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市,是重要的芳香油料、药材和生物质能源树种。目前,关
林分平均高是计算林分蓄积量的重要参数,主要通过人工方法测量得到,费时费力。采用遥感技术测定林分平均高一直以来精度较低,成为林业遥感的难点之一。  本文以人工针叶林为研
植被在调节能量平衡、促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调控区域小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植被覆盖度是研究土地覆盖和全球气候变化监测中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指标参数,是评价水土流失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