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质粒介导八角莲遗传转化及毛状根鬼臼毒素产生的初步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it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隶属小檗科(Berberidaceae),药名鬼臼,为我国特有的濒危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鬼臼毒素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而含鬼臼毒素的野生植物资源,由于人们多年滥挖乱采,资源濒于灭绝,难以满足医药领域的需要。本研究以八角莲无菌苗为材料,利用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与技术,建立了Ri质粒介导的八角莲毛状根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对诱导转化形成的毛状根中的鬼臼毒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15834建立起药用植物八角莲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发根农杆菌15834感染八角莲茎段外植体30d后,从其切口处产生毛状根。在含NAA 1.0 mg/l和KT 0.2 mg/IMS培养基中预培养3d、无外源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共培养3 d及添加100umol/l乙酰丁香酮,每天光照6h可得到较好的转化效果,毛状根的诱导率最高可达到30.9%。八角莲毛状根能在无外源激素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快速自主生长。 (2)对八角莲毛状根基因组DNA,采用根据发根农杆菌Ri质粒基因组设计的引物,通过PCR检测、PCR—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八角莲毛状根在564bp处有与rolC基因相同大小条带存在,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C基因己整合到八角莲毛状根基因组并得到了表达。 (3)对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形成的八角莲毛状根株系,以及由八角莲毛状根所形成的愈伤组织,采用化学方法提取其中的鬼臼毒素,应用HPLC分析了提取物中鬼臼毒素的含量,结果发现:八角莲毛状根中鬼臼毒素含量最高可达0.25%,高于组培根(离体培养)0.17%,接近于野生根0.29%。八角莲毛状根在每天6h光照培养条件下的鬼臼毒素含量(0.25%)要高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的毛状根(0.11%);八角莲毛状根形成的愈伤组织中鬼臼毒素的含量要高于八角莲非转化根形成的愈伤组织,但低于由叶片、茎段形成的愈伤组织。
其他文献
植酸酶(phytase,phyA)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物质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它能促进单胃动物对磷的吸收;能使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50%左右;同时它还能将与多种金属离子和蛋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因其频谱利用率高和抗多径时延能力强的优点而适用于未来高速宽带无线通信的需要。但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无线信
从杭州市郊采集若干株叶片有黄边的一品红萝卜植株,利用抽提dsRNA的方法从叶片中获得4条大小在1400-2000bp范围的dsRNA条带。从叶片中提取病毒粒子,在电镜下观察到一种直径在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极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