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州词派诞生于满清嘉庆时期阶级对抗渐趋激烈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为了使词坛能摆脱康、乾词坛末流淫、游、鄙等远离现实之弊,从而及时、准确地反映没落时代的士人心态,常州寒士张惠言毅然将复兴的公羊学治经理论应用到词之研究和创作领域中,率先提出词与诗赋同尊,词宜通过“比兴”的方式传达幽怨之情,迅速揭开了词史新的一页。稍后周济复加修正与发扬,力倡“寄托”,遂促使常州词派成为近代词坛主流。其中期谭献、陈廷焯等人在理论上对“寄托”论续加完善,蒋春霖、端木埰等人在创作上不断汲取浙西及吴中词派的营养,逐步改革本词派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至晚期“四大词人”时代,无论在理论建构,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且为白话文学时代的词学延续奠定了基础。常州词派在创作上以中晚期成就最显著,众多词人与国家的荣辱、人民的命运共呼吸,用他们各具特色的词作反映了自鸦片战争至民国初年的时代风云和士人心态,形成了一部独特的知识分子心态史。本文首次提出常州词派中晚期存在“守成型”与“变革型”两大阵营,辨明近今所谓“临桂词派”(或称“疆村词派”)乃是包容更为广泛的晚期常州词派,考清了端木埰、庄棫、谭献、冯煦、朱祖谋五位重要作家的家世、出处、交游与词作系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