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北非F盆地是埃及重要产油区之一,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构造情况复杂,为多层系立体成藏,但目前对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失利井比例较高。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构造、沉积、油气地质等理论为指导,依据井震数据和地化资料,分析了北非F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特征、地层和沉积演化特征等基础地质条件,对盆地内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输导体系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等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非F盆地是埃及重要产油区之一,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构造情况复杂,为多层系立体成藏,但目前对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失利井比例较高。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构造、沉积、油气地质等理论为指导,依据井震数据和地化资料,分析了北非F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特征、地层和沉积演化特征等基础地质条件,对盆地内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输导体系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等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盆地内已探明油气藏的类型、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盆地内油气成藏规律和主控因素,明确了该盆地今后的勘探方向。形成主要认识如下:1、F盆地中生界是一套完整的含油气系统,主力烃源岩为中侏罗统Khatatba组,地层厚度为50~400m,TOC含量为0.5~3%,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盆地中部和东部地区Ro为0.7~1.2%,热演化程度处于成熟或高成熟阶段,大量生排烃。2、主要储层为下侏罗统RQ组、中侏罗统Safa组、上白垩统AEB组和Kharita组。储层岩性多为砂岩,孔隙度7~20%,渗透率10~700m D,为中等或较好储层。并且在储层之上均有高质量的区域盖层发育,宏观上控制了油气的聚集,局部盖层对油气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3、F盆地经历过多期漫长且强烈的构造运动,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断层多为正断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圈闭以构造圈闭为主,包括:挤压背斜圈闭、正断层侧向封堵断鼻圈闭和断块圈闭,可见少量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和透镜体圈闭。4、F盆地中生界构造活动中形成大量有效圈闭;Khatatba组烃源岩在早白垩世中期进入生油门限,早白垩世末至新近纪大量生油;晚白垩世土伦期,盆地挤压运动强烈,油气二次运移达到高峰。因此,晚白垩世土伦期为F盆地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5、F盆地的成藏模式总结为两种:(1)“内源-砂体输导-短距离侧向运移”成藏模式、(2)“外源-断裂输导-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内源成藏模式主要烃源岩有利生烃区和圈闭有效性控制,外源成藏模式则主要受输导体系控制。6、盆地内成藏要素的控藏作用:(1)盆地内主力烃源岩的有利生烃区基本控制了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2)断层控藏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油气运移期内开启性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路径,而封闭性断层则成为圈闭的封堵条件,上白垩统油气多分布在油源断层附近。(3)储层的物性和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储集层系和储量,(4)良好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使得油气可以长久保存。通过以上研究,明确了F盆地的油气藏分布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能够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综合应用岩心、测录井、地震及物性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着重对研究区头屯河组和齐古组顶底界面以及内部的层段做了精细的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头屯河组和齐古组的地层格架。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性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学等理论,确定研究区发育滨浅湖滩坝–曲流河三角洲-曲流河沉积体系。砂岩的主要类型有岩屑砂岩及少量长石岩屑砂岩,
梨为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植物,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杜梨作为梨的主要砧木,具有耐盐碱、耐寒、耐涝、耐旱等抗性,适应性较强,在梨树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在盐渍化程度不断严重的大环境下,杜梨的抗性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研究发现,CBL-CIPK通路中的类钙调磷酸酶B互作蛋白激酶CIPK和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广泛参与植物对盐胁迫的调
吸收衰减是地震波在实际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固有特征,在地震勘探中通常采用品质因子Q来量化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程度。研究表明,地震波能量的衰减可以视为Q不随频率变化和Q随频率变化两种成分的线性组合。针对上述两种Q值变化特征,开展三维粘弹性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有助于研究不同吸收衰减规律对地震波传播特征的影响,对实际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三维粘弹性介质时间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主要以低阶衰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砂砾岩储层油气储量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成为东营凹陷油田勘探开发重点目标,由于该储层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低、储层空间多样和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使后期勘探难度加大。本文以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储层沙四段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岩石薄片鉴定、敏感性实验数据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了该研究区的储层敏感性特征,并针对这类储层今后开发中如何使酸化液达到最优化效果,从
层速度是地震勘探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精度对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利用VSP初至旅行时反演地震层速度精度较高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VSP在施工中存在着明显的偏移距,且利用VSP旅行时反演层速度时通常假设地层是水平的,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通过校正来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但地震层速度计算的精度依然不足。因此,如何提高基于VSP初至旅行时的层速度反演精度,并结合地震层速度与测井速度开展三维速度
开展地震波的正演模拟研究,对人们正确认识地震波的传播规律,验证所求地球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实际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与储层预测以及地球资源开发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传统地震学和地震勘探中,采用各向同性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处理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资料会导致地震分辨率降低和成像误差。因此,开展地震各向异性介质正演模拟研究是地震学家认识和研究地下介质的必要环节。在各向异性介质的正演模拟中,由于弹性波的
委内瑞拉MPE-3区块发育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强,原油为超重油,油田采取以水平井作为主要开发井型的超重油冷采开发,开发过程中流体分布复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测井解释难度大,测井参数精度低的问题。论文针对上述难题,将研究区直井与水平井的测井解释相结合,开展测井储层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直井的测井解释,综合已有的地质、岩心、试油等多种资料,开展了储层“四性”关系分析。建立了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
塔中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体系复杂,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优质储层形成的受控因素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开展研究区储层特征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鹰山组储层埋藏深,沉积体系复杂,裂缝发育规律认识不清,地震识别精度低,储层特征研究多以单井揭示的地质特征为主。因此,本文提出在单井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先进的裂缝建模技术,以裂缝发育规律为主要依据,在三维空间内对储层裂缝展布进行预测与分析,总结裂缝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