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吡柔比星作为荧光染色剂提高膀胱肿瘤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作为荧光染色剂在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最佳灌注剂量以及在其辅助下TUR联合术后即刻灌注对膀胱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膀胱肿瘤患者,男65,女21,年龄28~86岁,平均59.9岁。患者灌注吡柔比星30mg或50mg15分钟后分别在白光和蓝光下行膀胱镜检查,分别记录阳性病变的大小、位置、数目,检查完毕在荧光染色区域和非染色区域随机取活检,TUR切除所有可见肿瘤,术后即刻灌注吡柔比星30mg保留30分钟,标本由同一病理医生在不知内镜结果的情况下做出病理诊断,记录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以及随访情况。观察不同的病变在白光和蓝光下的表现,比较不同剂量THP荧光膀胱镜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THP荧光膀胱镜辅助TUR联合术后即刻灌注对膀胱癌早期复发的影响。
结果:
吸收THP的病变黏膜和肿瘤在白光下呈明亮的桔黄色,在蓝色光下呈现明显的橙红色。检查过程中THP荧光比较稳定,除了化学性膀胱炎无明显的主要脏器损害和过敏性休克。30mg和50mgTHP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高剂量组化学性膀胱炎多于低剂量组。
86例患者419个标本中恶性肿瘤149个,27例患者的38个恶性肿瘤是FC单独发现的。恶性肿瘤总的敏感性FC为96%而WLC为74.5%(P<0.05)。18个原位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FC对原位癌的敏感性为100%而WLC为38.9%(P<0.05);对发育不良的敏感性FC为91.3%而WLC为34.8%(P<0.05)。FC对低级和高级别肿瘤的敏感性为92.5%和100%而WLC分别为82.2%和50.8%。FC的特异性为86.6%而WLC为72.6%,FC的假阳性率为26.3%而WLC为17.8%。
54例患者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3.1个月,3个月膀胱镜检查未见肿瘤复发,1年复发率为1.9%,2年复发率为5.6%。
结论:
1.吡柔比星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荧光染色剂,白光下有助于对膀胱内微小病变或可疑病灶进行定位,荧光下提高了对膀胱内微小病变和扁平病变尤其是原位癌的检出率。
2.作为荧光剂进行荧光膀胱镜检查30mg吡柔比星是比较合适的灌注剂量。
3.吡柔比星荧光膀胱镜辅助TUR可以更加彻底切除膀胱内微小病变,联合术后即刻灌注防止肿瘤细胞种植,明显降低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早期复发率。
第二部分窄谱成像、吡柔比星荧光膀胱镜和白光膀胱镜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早期诊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窄谱成像、荧光膀胱镜和白光膀胱镜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检出情况,评价两种新成像技术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1例膀胱癌患者,男26,女5,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60岁。所有患者首先在白光下行电子膀胱镜检查,然后换NBI模式,最后灌注30mg THP15min后行荧光膀胱镜检查,分别标记发现的阳性病灶。检查完毕于肿瘤、可疑区域或正常黏膜随机取活检由同一病理医生在不知道内镜结果的情况下做出病理诊断,比较不同方法对膀胱癌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WLC下血管、膀胱黏膜及肿瘤呈粉红色,扁平病灶和正常黏膜边界模糊;NBI模式下,血管呈黑色,黏膜呈蓝绿色,肿瘤纹理尤其乳头状结构更加清晰,扁平病灶和正常黏膜的边界比较清晰;FC下血管呈蓝黑色,正常黏膜呈蓝色,肿瘤呈明亮的橙红色,扁平病灶和正常黏膜边界更清晰,部分超过NBI的范围。
31例患者取标本136个,恶性病变57个,包括原位癌5个;发育不良5个,尿路上皮增生3个,炎症性病变9个,正常尿路上皮62个。三种内镜共同发现43个恶性病变,NBI和FC各自比WLC多发现11个,NBI单独发现2个,FC单独发现3个。对膀胱癌总的敏感性FC为96.5%,NBI为94.7%,均显著高于WLC的75.4%(P<0.05);对原位癌的敏感性FC为100%,NBI为80%,均高于WLC的40%(P>0.05);总的特异性FC为73.1%,NBI为73.2%,而WLC为78.5%,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假阳性率FC为25.7%,NBI为16.9%,WLC为8.5%。
结论:
NBI和荧光膀胱镜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均优于白光膀胱镜,二者具有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