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条件下,封闭式住区的弊端日益严重,如交通拥堵问题,这种传统的居住区模式已然无法适宜我国城市发展,开放小区势在必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背景下,本文旨在探索开放小区景观设计现状和发展策略。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的住区模式,从住区结构,区位选择,配套设施,交通组织,景观空间,景观要素等几方面分析了开放居住区的设计要素。本文以成都市的居住小区为调研对象。成都市于2015年编制出台了《成都市"小街区规制"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关于加快推进"小街区规制"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开放小区进行了研讨,提出以重点以引导为主,引导用地混合使用,提高生活便捷程度,优化城市形态,加强历史保护,增加道路密度,打通城市微循环等。到目前为止,成都市的开放小区案例并不多,笔者经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后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调研,包括:(1)已建成住区;成都市官方公布的九大示范片区,光明苑和奎星楼街三个案例;(2)新建住区;以天府三街为调研对象。本文重点对开放程度最高布局最完整的新建天府三街详细分析,从而探讨成都市开放小区的现状,并对比分析了后期景观维护管理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本文发现已建成小区的开放情况不容乐观,而新建开放小区前景很好。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已建成的小区,还是新建的开放小区,都是在突破现行封闭性居住小区的模式,将小区向城市开放。具体而言,(1)在区位上,已建成小区区位不会产生变化,但随着墙体的拆除和道路的连接,出入口的位置发生变化,极大提高出行方便。而新建小区则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中。(2)在道路上,已建成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后,有效解决交通问题,但需要分析交通情况和交通流量以便实现科学的开放。新建小区则是在规划之初则与城市道路相连,更好的纳入到城市肌理中。(3)在配套设施上,已建成小区开放后,配套设施的开放会提高设施的利用率;而新建开放小区则在源头上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投资回报,提高配套设施的多样性和利用效率。(4)在景观空间上,已建成小区的开放,居民可共享的景观空间增大,但景观韵律减弱,与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差异大,而新建开放小区的景观空间可发挥空间更多,与城市空间更好的相融。(5)在景观元素上,已建成小区的开放同时带来景观资源的共享,但会涉及到部分植物和小品需要拆除,道路铺装的更换,以及诸如出入口景观的改建工作。而新建的开放小区则在建设之初就精心设计。本文探讨了开放小区的后期景观维护管理问题,并从城市规划、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三方面对已建成小区和新建小区提出发展策略。第一,在城市规划上,已建成小区首先在城市规划应制定相对应的规划准则,合理的开放道路,避免对小区居民造成不便和交通拥堵带来的安全隐患。缓解交通的同时将已建成小区更好的纳入城市肌理。而随着小区的开放,底层建筑的商用规划也需要建立。新建开放小区应转变开发模式,调整规范标准,控制细致布局,注重街道设计;第二,在小区规划角度,已建成小区通过开放缩小居住区规模,方便居民的出行和邻里关系的促进。而新建小区则通过合理的区位选择,适度的小区规模和开放结构,协调和互补配套;第三,景观设计上,已建成小区重点关注打开后出入口的景观,保证景观的连贯性和节点作标识作用,同时不能阻挡交通造成交通隐患。景观元素上则遵循一般设计原则,保留小区内部基本的景观,对进行拆除和破坏的景观进行修复设计。尤其出入口满足景观节点的作用,同时避免交通隐患。而新建开放小区景观设计则要坚持“以人为本”,整体性,生态性,艺术与美,经济性,公平性等六大基本原则,并需要坚持“景观空间属性多样性”,“归属感”,“景观设施丰富和高效”以及“景观元素多样融合”四个新原则。重点打造公共和过渡的景观空间。本文以《意见》为背景,从景观视角探讨开放居住区,包括已经建成居住区的开放和新建的开放居住区的景观模式,是对开放式住区设计理论的完善和深化,创新性的提出开放式住区景观空间的营造要点,为今后开放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