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发展,酚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焦化、农药、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业有机废水特别是含酚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近年来针对难降解的酚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处理,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关键在于电极材料。本文主要开展新型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酚类和含硫化合物的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钛基SnO2掺杂DSA电极是文献报道中的电催化性能最为优越的电极材料之一,并且已有关于此类电极用于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研究报道。在本研究中,采用涂层热解法,以含有Sn4+和Sb5+、Fe3+或In3+的氯化盐溶胶为前驱体,分别制备出了三类钛基SnO2掺杂DSA电极,即SnO2:Sb5+、SnO2:Sb5+-Fe3+和SnO2:Sb5+-In3+。通过对电极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的优化研究,并结合SEM、EDX、循环伏安、线性电位扫描等表征技术,发现在制备的过程中,退火时间和温度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掺杂,电极的电催化性能以及对有机污染物的催化氧化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掺杂离子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电极在退火温度为400℃和退火时间为3小时的条件下制备时,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最好。论文分别以具有不同结构和官能团的酚类化合物和和含硫化合物为氧化反应底物,研究了所制备电极的电催化性能。考察了在SnO2电极中Fe3+、In3+及Sb5+离子掺杂含量对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掺杂少量Fe3+、In3+或Sb5+时,Sb5+表现出了对钛基SnO2电极电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而Fe3+和In3+则没有。但同时掺杂(Fe3+,Sb5+)或(In3+,Sb5+)时,存在着协同促进效应,SnO2:Sb5+(5%)-Fe3+(0.5%)和SnO2:Sb5+(5%)-In3+(0.3%)电极表现出了比SnO2:Sb5+(5%)电极更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对于电极表面元素组成的EDX测试表明,在SnO2:Sb5+(5%)-Fe3+(0.5%)和SnO2:Sb5+(5%)-In3+(0.3%)电极中Sb5+的含量均比SnO2:Sb5+(5%)电极中高。因此,三价离子自身并未直接参与电催化反应,而是促进了Sb5+进入涂层电极的晶格中,并提高了电极中活性物种Sb5+的有效含量,因此改进了电极的性能。就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对其参与电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而言,衍生物官能团的位置和类型,对电催化氧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导致了酚类化合物电催化氧化反应活性下降,反之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