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焦焦膜实质对热敏灸治疗银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7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三焦焦膜角度探讨热敏灸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对相关结缔组织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拟为临床热敏灸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型的制备与评价:20只SPF级KM雌性小鼠,经背部备皮后,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备皮区每日涂抹生理盐水;模型组备皮区每日涂抹42mg咪喹莫特乳膏,连续7d。以直观情况、PASI评分、皮肤组织HE染色评价模型。实验:40只SPF级KM雌性小鼠,经背部备皮后,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根据艾灸前后尾温变化分为非热敏化组(尾温上升<2℃)、热敏灸组(尾温上升≥2℃)。采用咪喹莫特诱导建立银屑病模型,每组造模及治疗时间皆为连续7d。各组治疗后分别取穴位区域、病损区域、胸膜与血清等处结缔组织中相关指标进行探讨。其中,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皮损中CK17、CK19的表达;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形态、穴位筋膜与胸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穴位筋膜与胸膜组织中胶原纤维走向与分布,并计算胶原纤维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穴位筋膜和胸膜组织中ERK1/2和p38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穴位筋膜和胸膜组织中p-p38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IL-6与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评价:通过肉眼观察皮损情况、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PASI评分显示造模成功。2.治疗结果(1)HE染色结果:皮肤:模型组表皮增厚且棘层细胞数量增多,颗粒层变薄,伴角化不全,表皮突延伸,与之相比,热敏灸组可见表皮增厚减轻,且颗粒层变厚,角化不全程度减轻。足三里穴区筋膜与胸膜: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相比,非热敏化组、热敏灸组的成纤维细胞胞核部分由圆形变成椭圆形,在相同单位面积内细胞数量增多,胶原纤维被拉伸呈规律的排列,且热敏灸组变化最为明显。(2)MASSON染色结果:足三里穴区筋膜: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相比,非热敏化组、热敏灸组的胶原纤维数量增加,总体呈向心性排列,即偏向施灸部位的周围,在相同单位面积内,胶原纤维区域面积增多,热敏灸组胶原纤维面积明显高于非热敏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膜: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胶原纤维分布规律与“足三里穴区筋膜”相同;非热敏化组、热敏灸组单位面积内的胶原纤维面积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热敏灸组胶原纤维面积明显高于非热敏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SP法检测结果:皮肤:(1)CK17: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明显上升,多见于棘层细胞浆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非热敏化组和热敏灸组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CK19:在棘层细胞胞浆内呈棕黄色反应带,空白对照组CK19表达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非热敏化组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敏灸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三里穴区筋膜:(1)p38:与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结合,呈棕黄色反应带,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热敏灸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ERK1/2: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热敏灸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膜:(1)p38:与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结合,呈棕黄色反应带,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热敏灸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ERK1/2: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热敏灸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足三里穴区筋膜: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热敏灸组p-p38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膜: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热敏灸组p-p38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ELISA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6与TNF-α含量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IL-6与TNF-α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参照文献采用咪喹莫特诱导制得小鼠银屑病样模型可基本符合银屑病病理表现。2.热敏灸对银屑病产生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热刺激使筋膜结缔组织及其成分发生形态学变化,从而改变筋膜结缔组织支架,进而激活MAPK信号通路,影响相关蛋白ERK1/2和p38含量变化,参与相关细胞的分化与修复,维持细胞稳态,并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而实现的。3.三焦焦膜为维系人体上下内外的膜系组织,其物质基础可能就是结缔组织,其物质存在形式可能就是遍布全身的筋膜、胸膜等。
其他文献
山蒟(Piper hancei)为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省份,在传统中药处方中其茎叶用于治疗风湿、哮喘、关节炎等症状。本论文对山蒟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严重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世界难题,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2)技术因其可以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的同时,还可以产生有价值的化学燃料
旅游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对其的保护和更新。面对快速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处理保护与更新的关系、现代生活的需求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西双版纳的勐罕镇和勐仑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勐罕镇傣族园是由五个村落组成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保留着完整的传统空间和傣族建筑。勐仑镇依托西双版纳国家植物园发展旅游,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案例
在非凸规划领域中,有很多非凸非光滑问题都可转化为DC(difference of convex)规划问题或用DC规划问题近似逼近。DC规划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如经济、工程、管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求解问题的全局最优解,但目前解DC规划问题的最大阻碍是,还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全局最优性条件和最优DC分解,且现有的算法常常无法找到大规模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因此,研究DC规划的全局最优性问
ADS反应堆中包含大量放射性物质,主容器作为一回路压力边界,可以防止反应堆内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中,主容器作为反应堆中关键核心设备,需要保证其在重力载荷、热载荷、
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数据呈现出大数据的特性,而变压器故障诊断存在小样本分类效果差等问题。大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单机工具无法有效处理的情况。该课题构建了包含Spark、Hadoop等在内的云计算平台,选取大量DGA数据(大量未标记数据,少量有标记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研究,实现了故障诊断及方法的优化。基于Spark计算框架实现了变量预测模型并行化处理。首先,采用HDFS作为内存式存储系统,面
大型全容式LNG储罐在投产使用前需要进行预冷处理,防止巨大温度差产生的应力对储罐结构造成破坏,这是投产前调试工作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环节。由于预冷过程中,储罐内部的变化是非稳态的,实验研究难度较大。本文以16万方全容式LNG储罐作为研究对象,对LNG储罐预冷所需的介质流量、预冷时间、预冷用量进行分析,结合FLUENT数值模拟,通过观察罐内温度和气体变化趋势,为实际工程提供可行性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
随着核能的飞速发展,高水平放射性废物(高放废物)的处置问题己经迫在眉睫了。目前被认为最有效的处置方式是深地质处置。我国的甘肃北山成为处置库的重要预选区域,其围岩的主
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发展成效显著,交通综合服务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国内不少公路都是建立在采空区的基础上,这些采空区严重影响了公路通行能力与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采空区对公路所在地表最直接的影响即是引发沉降,因此,开展对下伏采空区地表沉降的观测研究,进而对采空区公路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指导施工单位进行采空区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
日趋严重的能源枯竭及环境恶化,推动着新型环保储能技术的不断革新。燃料电池由于具有优异的可持续性、能效、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及环境危机的重要电化学装置之一。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受到贵金属铂资源紧缺、价格高昂、耐久性差等问题的严重限制。碳纳米材料,因为其自身微观形貌可控、导电性优异、化学稳定性出色、并且一般具有很好的孔道结构,因而可用作新型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而对碳纳米材料的性能优化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