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环境下HTCC基无源LC传感器设计及其测试方法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空航天领域,高温、高压、高旋及动态测试环境下温度、压力参数的获取具有重大的意义。LC传感器通过电磁耦合实现信号无线遥测及无需供电、超强续航的特性,为恶劣环境下参数的提取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传感器设计结构及材料的限制,鲜有1100℃以上温度、压力测试的相关报道。另外,LC传感器的测试要求极为苛刻,受其同轴测试特性的限制,LC传感器本身难以在狭小的旋转环境中实现信号的测试。针对上述难题,优化LC传感器结构,从而实现更高温度下,压力及温度参数的获取;提出一种LC传感器信号传输机制,并对其优化验证,实现旋转环境下参数测试;同时,搭建压力传感器动态测试平台,完成动态测试环境下传感器参数获取。通过上述研究,实现高温、高压、高旋及动态环境下参数测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概述如下:1、从简化传感器敏感元件结构的角度,设计了以电感线圈寄生电容为敏感单元的面上温度传感器,建立相关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最终,在1400℃的超高温环境下进行温度测试,测试灵敏度达到14.3 kHz/°C。另外从保护测试天线的角度,设计了分离电感与电容式传感器,分隔温度感知与信号提取温度,最终实现1500℃超高温测试,测试灵敏度达到6.7562 kHz/°C。2、设计了一种基于HTCC陶瓷材料及Pt金属浆料的集成温度补偿单元的LC超高温压力传感器。通过合理布局敏感单元的空间结构,极大程度地减小了不同LC谐振回路之间的电磁串扰。最终传感器实现1100℃超高温环境下压力、温度参数同时提取,其中温度敏感单元测试灵敏度为11.33 kHz/°C,压力敏感单元测试最大灵敏度可以达到92.98 kHz/kPa。通过温度敏感单元,完成对压力信号的温度补偿,补偿后最大测试误差为3.1%。3、提出一种双电感谐振器(DIR),用于在任意维度传输LC传感器信号。通过优化DIR性能,研究DIR测试规律,为不同情况下谐振器的选择提供参考。搭建了旋转环境压力测试平台,实现旋转环境下LC传感器压力参数的提取。最终采用左侧信号峰值频率,完成对传感器的测试及信号提取,其测试灵敏度为常规环境下传感器测试的90%,测试频率与常规环境下传感器频率仅相差2MHz。4、在前期陶瓷封装LC传感器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其简单标定,得到外界压力与传感器频率的函数关系。利用LabVIEW可视化编程软件,搭建压力动态测试系统,完成对传感器的动态测试。最终传感器在0~3bar的动态压力环境中实现测试,测试时长为17min26s,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最大测试误差为0.114bar,最大测试相对误差为7.4%。
其他文献
“影响力”已成为当下最积极、最阳光的字眼,它不仅承载着大众的期望与肯定,更是社会先进文化的评价指标之一。红星正在用现代化经济建设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独特气韵,打造
<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既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也是探索经验引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教育规划纲要》实施近6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
<正>今天所有单纯靠物质、靠资金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再是教育的主要问题,最难的问题在于让教育回归育人本原。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中外文化交融汇聚的地方,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教
<正>我发誓,只要哪个老师能够让我每节课笑上三次,哪怕他长得再丑,穿得再老土,性格再不讨人喜欢,我都认了!常听一些同行抱怨:"现在的初中生太难管教了!对老师一点感恩之心都
在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网络游戏产业大展身手的浪潮中,网络游戏公司渴望上市获得更多资金。上市的两种主要途径是IPO和借壳上市,后者与前者比较而言具有门槛低、周期短、程序少、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借壳上市成为企业拓宽融资平台、获取上市资格的有效渠道,也是拟上市公司实现突破发展,让壳公司规避停牌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选取互联网游戏企业借壳传统制造业的案例,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的“联姻”具有行业探讨的典型意
患者,女,35岁.孕4^+月.下腹痛2天,伴阴道流血半天就诊,有不规则宫缩,强度中.肛查宫口开一指。生育史:孕3产1,人工流产1次.药物流产1次。患者入院前超声诊断:①胎盘早剥可能(见胎盘后异常暗
期刊
小杂粮产业化开发是山西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山西省政府紧抓小杂粮,积极实施小杂粮战略,初步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
<正> 一、引言 换热器是民用、工业、国防等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设备,开发及推广新型高效换热器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可靠、技术成熟、适用面
当今世界的能源缺乏与废热污染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急需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因此利用塞贝克效应进行温差发电、利用帕尔贴效应进行热电制冷,提供了解决能源与热能污染问题的新思路,热电材料的开发、优化及应用已成为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从两方面来研究材料和器件的热电性能:一方面从热电材料的薄膜化来研究,制备薄膜热电器件,并对其性能进行调控研究;另一方面从热电制冷应用上的小型化来研究。在热电薄膜材料研
针对腾庆选煤厂精煤损失多、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根据生产系统实际处理能力,结合现场观察和对入选原煤及洗选产品的煤质分析,制定了将〉25 mm粒级块原煤与25-13 mm粒级中煤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