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区域合作进入了第15个年头,在这15年中,三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三国之间的交往变得十分频繁。合作,作为一种模式的存在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成为了中日韩三国之间交往的纽带与基石。本文尝试用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日韩的区域合作,从这一全新的角度出发,尝试探索中日韩区域合作的内涵。冷战结束以后,地区主义在世界各国变得越来越被人熟知,地区主义是20世纪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合作现象,它主要指的是主权国家之间以区域为基础单位的合作模式。中日韩三国隶属于东北亚地区,是近年来在不断发展着的新的区域合作组织,其在发展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推进三国之间的发展,使其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成为三国之间在合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使三国之间的经济依赖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将经贸合作向制度化发展,通过这一合作来影响三国之间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也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对合作的概念界定入手,指出国家间合作是高度政治的问题,国家既有的行为模式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合作只会在行为者认为它们的政策处于实际或潜在冲突的情况下而不是和谐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以此为基础,在新自由主义学派理论框架下提出国家间合作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文章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认为共同利益的存在是国家间进行合作的基础。此外,基于重复博弈将改变总体上的报偿结构,从而促使国家行为体出于对未来收益预期的考量采取合作性行为,因而,频繁的相互交往是国家间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根据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观点,国际制度具有汇聚各国政府的行为预期,提供信息沟通的渠道,改善信息的质量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赋予行动和政策的合法性,改变行为者的利益偏好,协调和调整各国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减少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因而,明确的制度约束是促进国家间合作的重要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对中日韩合作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对三国合作现状进行考察,并以此为依托,对中日韩合作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文章认为,中日韩三国虽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一直难以形成制度化的合作,合作进程进展缓慢;在经济、非传统安全等不涉及政治性的问题领域合作进展较快,而在政治、安全等“高级政治领域”合作时断时续,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中日韩三国合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制度化程度低,这也是制约中日韩合作的最主要因素。第三部分通过对中日韩合作的动力和阻力进行分析,对三国合作前景进行预判。文章认为,虽然三国间在历史问题、领土主权争端、地区热点问题的问题上存在认知差异、利益矛盾、立场分歧,也受到日韩两国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的影响,但三国间在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存性,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共同面临的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是三国间合作的长期动力,中日韩三国间地缘上的相邻性、交往互动的频繁性是三国合作的持久动力。这些三国合作的动力因素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因而,中日韩三国合作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