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6年3~7月间,对湖北省内15个营养水平不同的湿地水体中浮游病毒的分布规律开展了大规模研究。采用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测定了浮游病毒丰度,同时还测量水体透明度、水温、pH、总氮、总磷、COD、叶绿素a浓度及活菌数。结果显示,浮游病毒丰度不但与活菌数和叶绿素a浓度显著相关(P<0.05),而且也与COD和水温极显著相关(P<0.01),这一结果说明有机物浓度和水温分别是决定淡水湿地中浮游病毒空间和时间分布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病毒与活菌数的相关性(P<0.05)高于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P>0.05),说明噬菌体(而不是浮游植物病毒)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病毒的优势种类。
2007年11月10日至11月25日,在滇池福保湾两小围隔中做转光膜试验,试验设对照和试验两组,测量水体的理化指标(TN、TP、CHLa、SD、T、DO),用荧光显微镜法计数水体的浮游病毒、细菌数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自然条件下,水体中浮游病毒的优势种群是噬菌体,而在遮光条件下,水体的优势种群是噬藻体。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则证明浮游病毒不能有效控制滇池水体中浮游藻类和细菌的生物量,而紫外线也不是病毒失活的主要原因。
于2007年1月26日、3月28日、7月25日、11月20日(四个季节)对滇池进行全湖采样,测量水体的浮游病毒、细菌浓度和环境因子参数(TN、TP、T、pH,COD、CHLa、DO)。病毒的丰度范围是6×107~7×108VLPs*L-1,细菌的丰度范围是3×107~3×109BLPs*L-1。通过调查,发现滇池水体浮游病毒的高峰期在夏季,春季浮游病毒丰度最小。同时发现,滇池水体宿主(主要是浮游细菌、其次是浮游藻类)影响浮游病毒的动态变化,营养水平虽然并不能影响浮游病毒的丰度,但是影响浮游病毒的宿主浮游细菌和藻类,进而影响浮游病毒的丰度。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得出与遮光实验同样的结果:浮游病毒并不能有效控制浮游细菌和藻类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