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油菜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常年损失达10-30%。近些年,由于免耕制度的推行,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但是因为抗病品种的缺乏和化学农药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农业措施和生物农药的途径来控制该病害。本文研究了免耕模式中,湖北省两种耕作制度(棉花—油菜连作田和水稻—油菜连作田中)对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的影响,并通过室内、田间试验评估了盾壳霉制剂的防治效果。为轻简化耕作模式下,使用水旱轮作和生物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技术提供思路。通过室内模拟两种类型田,研究了不同土壤深度菌核的存活动态。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1-9cm深度的土壤中,菌核连续18个月的存活率均为100%;室内淹水条件下,秋季试验中(平均温度为30.1℃)的菌核存活时间为20d,冬季试验中(平均温度为4.8℃),菌核存活时间为45d。通过2008-2010年对武穴市、黄冈市两种类型田(棉花—油菜连作田和水稻—油菜连作田中)中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动态调查,结果表明:棉花—油菜连作田的子囊盘数量明显高于水稻—油菜连作田。水旱轮作可以有效控制病害,除了2009年黄冈市棉花—油菜连作田病害的发生比水稻—油菜连作田偏轻,其他年份所有田块均发现前者比后者发生重。三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棉花—油菜连作田子囊盘初现于3月上旬,高峰期为3月下旬或4月初。油菜菌核病在两种类型田的发生动态基本一致,病叶初现于3月中旬,病茎初现于3月末或4月初。对两种类型田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与花期5个气象因子(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降雨量和降雨日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病率与这些气象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7孢子/ml盾壳霉对病叶率的防效为60%、对茎秆的病指防效为68.8%。田间土壤施用盾壳霉对菌核萌发抑制试验表明:1×106个孢子/ml的盾壳霉对核盘菌菌核萌发子囊盘抑制效果明显,但随着菌核基数的依次增大,抑制效果逐渐减弱。三年的小区试验(2008-2010年)结果表明:105孢子/ml、106孢子/ml、107孢子/ml的盾壳霉孢子溶液对油菜菌核病的病指防效和病株降低率会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具有增强的趋势。一般情况下,105孢子/ml的盾壳霉病指防效和病株降低率显著低于106孢子/ml、107孢子/ml(P<0.05),106孢子/ml和107孢子/ml的防效差异不显著(P<0.05)。盾壳霉106孢子/ml、107孢子/ml的病指防效和病株降低率中,至少有一个与化学药剂无显著差异或显著高于化学药剂(P<0.05)。通过三年(2008-2010年)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喷雾106孢子/ml-107孢子/ml的盾壳霉制剂效果不理想,平均病指防效为12.8%,平均病株降低率为0。花期喷雾效果较好,除了2008年孝感市示范区的病株降低率为1级,其他示范区的平均病指防效和病株降低率都可达到2级或3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水旱轮作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盾壳霉制剂对防治油菜菌核病具有巨大的生防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