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穿支皮瓣得到较大的发展,近年来关于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国内外文献都有零星报道,但缺乏系统的解剖和临床研究,由于骨间后动脉穿支及腕部交通支变异发生率较高,影响了该皮瓣的临床推广应用。有必要对该穿支皮瓣的显微解剖及血流动力学作系统的解剖观察和研究,设计科学、安全、实际可行的手术方法,以减少临床并发症,提高成活率和临床疗效,以推广其临床应用。目的:本课题通过对10具尸体的20侧前臂肢体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计算并统计出骨间后动脉穿支的出肌点、入皮点与肱骨外上髁距离、直径≥0.2mm穿支数量、管径、穿支蒂长度及伴行神经走行特点等。以解剖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指导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对40例临床病例进行长约6个月-1年的跟踪随访,总结该皮瓣的存活情况、外观、感觉、患者满意度等,进一步总结游离前臂骨间后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为该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推广应用提供解剖与临床支持,为解决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优良的皮瓣覆盖技术。方法:解剖学研究采用10具尸体的20侧标本,以红色乳胶灌注后,采用显微器械对前臂背侧进行逐层解剖,暴露前臂骨间后动脉的实际可用穿支,并确定其出肌点及入皮点,计算直径≥0.2mm穿支数量、测量穿支管径、与肱骨外上髁的距离、穿支蒂长度、与骨间后神经的关系等,对该穿支的特点进行分折总结。临床上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于4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以患肢同侧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游离移植。术中进行临床显微解剖,进一步总结该穿支的特点。术后1周内观察该皮瓣的存活规律,动静脉危象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原则。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观察该供受区的外观,总结该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与经验。结果:骨间后动脉沿途从肌间隙发出2~5支、平均(3±0.3)支肌间隙穿支供应皮肤。每个穿支相距3.0~6.0cm依次发出,并向远端斜行0.8~2.7cm穿过肌间隙到达皮肤。穿支自骨间后动脉发出点至肱骨外上髁间距为(11.2±4.8)cm;发出点处内径为(0.5±0.2)mm。20侧中有3侧肢体有效穿支(直径≥0.5mm)超过两支。最粗穿支发出点与肱骨外上髁间距(9.6±3.2)cm,蒂长(2.7±0.3)cm,发出点处内径为(0.6±0.1)mm,均有2条伴行静脉。临床上35例皮瓣顺利成活,5例出现水泡、发紫,经拆线处理后,3例成活,1例部分坏死,1例完全坏死。随访3-24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无明显臃肿,皮瓣供区疤痕挛缩不明显。结论:前臂背侧有恒定的骨间后动脉穿支,可用穿支数量较多,满足灵活设计要求,且该部位的皮肤与指背及手背的皮肤质地相近,可行单一肢体麻醉,患者容易接受。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术后供区往往可直接缝合,供受区外观良好,感觉功能满意。因此,对于中小面积指背及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