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再生建筑的现代设计探索——以会泽博物馆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hu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但材料固有的局限使得很多历史建筑没有传承下来。近些年随着中国城市的迅猛发展,街区历史传统文化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历史建筑的再生建造已取代仿古建筑成为当代恢复历史传统的新途径。再生设计不能泥古、脱古,而是在结合原有功能和形式等需求下因地制宜,合理的采用设计手法。历史建筑再生设计的研究同时关系到历史街区的空间环境肌理和古城的进一步发展。  会泽博物馆作为明清东川府署的再生,其设计建造对会泽古城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内相关案例建筑再生设计的调研,包括建国后的武汉黄鹤楼再生设计、西安丹凤门遗址博物馆方案设计、南京大报恩寺的恢复重建等优秀案例,逐步梳理出此类建筑在设计时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考虑方面和再生设计常用的一些手法,以及如何有效的适应现代社会和当地发展的需求,并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会泽博物馆再生设计之中,指导会泽博物馆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当今社会中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再生设计的一些手法和启示。  结合会泽博物馆和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历史街区建筑再生设计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其一,再生设计不可以千篇一律,完全仿古,也不能奇奇怪怪,生搬硬套,完全现代,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因地制宜;其二,历史建筑的功能往往不再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要从当地的发展出发,合理定位建筑性质和赋予新的建筑功能,功能是现代的、灵活的,要考虑长期发展的可能;其三,再生建筑由于所处街区环境,设计中需要吸取传统元素并合理融入现代元素,达到建筑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要求,体量的设定要充分考虑街区和城市的空间环境;其四,再生设计要考虑长远发展,其结构的制定和材料的选择以现代的为标准,传统材料往往作为“表皮”处理,合理使用现代材料表达传统材料质感;其五,再生建筑的空间应结合功能的需要灵活设定,要善于拓展,破旧出新。其六,建筑的色彩和肌理在继承街区传统的前提下,同时也要考虑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再生建筑的定位进行抽象简化。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年龄结构开始逐渐从年轻型转变为老年型。截至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了2亿。为此国家专门出台
行政办公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建筑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一般都代表了当时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行政办公建筑的设计无论从
当代建筑的表现可谓纷繁复杂,有着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也存在着“图景化”泛滥的问题。一方面,建筑表现的文化性被无限放大了,建筑成为某种思想的结果或某个运动的产物,符号化、形式
快速城市化导致土地开发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基于灰色设施的传统开发模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导致和加剧了城市环境恶化。各种建设用地消耗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儿童教育的发展,单一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如今青少年儿童的要求,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视交流实践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馆则弥补
学校的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随着重建工作较好较快的开展,截止2012年8月,所有灾后重建学校都已建成并投入了使用。这些新学校投入使用后状
秦岭河谷型乡镇住宅的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新建乡镇住宅存在室内热舒适性差,住宅能耗大的问题,乡镇住宅的节能设计研究,己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秦岭河谷型乡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造就了形式多样的民居建筑。康巴藏族始终处于宗教文化纷繁、地域空间较为封闭的环境之中,因此保持了良好的地域性特征,是
快速城市化、机动化与网络信息化对市民传统的公共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街道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魅力与活力正在逐渐消失。近年来,户外生活盛行,恢复街道活力重新受到
建筑与环境是一个互相影响的整体,它们之间并不割裂。建筑作为环境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其本身的发展就是在建筑和环境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之中发展变化的。同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