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发展,使焊点尺寸不断减小,并对微连接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服役过程中,焊点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尤其是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形貌变化将对焊点力学性能和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而随着焊点尺寸的减小IMC在焊点中占比增大使其对焊点性能影响更加显著。因此,深入研究微焊点时效条件下IMC微观组织形貌变化及其对焊点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了热时效条件下,多晶Cu/SAC305/多晶Cu结构焊点IMC微观组织形貌变化规律,发现在时效过程中,界面IMC增厚速率与时效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IMC/焊料界面粗糙度与时效时间成反比;Kirkendall孔洞呈现由分散生长到聚集生长的变化趋势。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了IMC厚度、界面粗糙度以及Kirkendall孔洞对焊点内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IMC厚度对焊点内应力分布影响不明显;当界面粗糙度大于1.4μm时,凸起的IMC会分散拉伸过程中焊料内应力使之分布均匀;Kirkendall孔洞周围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并且最大应力值受孔洞聚集合并的影响。对比焊点的拉伸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可知,焊点抗拉强度在时效时间小于500h时受焊料拉伸强度影响,而时效时间大于500h后焊点拉伸强度受IMC强度影响,因此时效过程中焊点总体抗拉强度将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后,通过有限元模型研究了IMC厚度和界面粗糙度对焊点热循环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IMC厚度增加,焊料内等效塑性应变增大,焊点疲劳寿命明显降低;焊点内等效塑性应变随粗糙度降低而增大,从而导致焊点热疲劳寿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