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韩两国是近邻,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特别是1992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后,经过双方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中韩关系得以全面发展,尤其是经贸往来的发展更为迅猛。目前,韩国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经贸伙伴之一。按中国的国家统计,韩国是中国的第4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的第4大投资国。首先,这个论文是论韩国向中国直接投资前分析的直接投资的概念和理论。先察看了各个学者对直接投资的一些理论。分析了垄断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区位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其次,为了察看中韩直接投资的现状,首先察看了韩国从1995年至2007年的海外直接投资现状。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随时期变动的幅度比较大:如1988-1991年期间出现了急剧增长之后,1992-1993年期间增加的趋势钝化了很多,随之在1994年开始又重新出现了大幅度的急增。到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出现了有些减少的趋势。然而进入了2000年之后又开始缓慢增加,海外投资依靠大企业慢慢成为主导。在韩国初期的海外投资中对中国的投资虽然是小规模,但是自从1978年开始,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规模在渐渐扩大。在金融危机时期重新出现了稍微减少的趋势,2000年以后回升,2002年至2006年间韩国对华出口增加了3.2倍,超过美国(2.1倍)、日本(2.2倍)、台湾(2.3倍)。2006年韩国对中国投资是4262件、38.9亿美元,相比去年分别减少了30.3%,24.6%。到2006年韩国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投资国。韩国在华的直接投资虽起步比较晚,但有着急增的特征。从各个区域分别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接的有天津,华东地区和东北三省等集中在环渤流域,1997年以后是上海的沿海工业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投资有所增加等投资区域出现了多变的情景,但是还很低。对中国的投资从韩国的各个区域分别来看首都圈地区和岭南圈(大邱,庆北,釜山,庆南,蔚山等)地区是主导。从产业角度来看,韩国对华的投资集中在制造业。在制造业的纤维和服装,金属材料,皮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很高。从企业规模来看,1990年主要以大企业为中心,在2000年以后中小企业的比重也在增加。从投资数量来看,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大,从投资金额来看大企业的比重更大一些。从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韩国的投资规模跟欧美国家相比要少,到目前为止很多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缺少本地化战略,投资范围也只偏向东北三省和山东半岛。最近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产业的兴起延伸到上海,深圳等南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试图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可是发展的速度还是不可观。关于这个问题在本论文里面提出了几点对策。第一,在投资前需要对投资地区做透彻的调查和准备,从区域、产业、发展史和文化形态等多种角度考虑。第二,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银行行业、窗口行业等多种行业。第三,在当地招代理人筹措原材料进行本地化。最后,从长远考虑投资问题。随着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地增长,预计增长率将持续保持在7%以上。鉴于中国市场的巨大魅力,近来韩国政府、大企业集团、驻华机构等正在研究对中国的投资战略,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