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审计署从2014年8月就已经开始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并且定期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有效促进了资金落实、项目实施、政策落地以及追责问责。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的内容涵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民生政策等方面,涉及到千万个具体项目的落实,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时候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周密的落实政策、制度、方案。作为国家审计部门就是要适时跟踪审计,评价地方政府政策的落实情况。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审计经验、模式,构建审计理论框架是业界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重点探讨了环保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实务及理论框架的构建。目前,我国的环保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这期间,审计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制度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环保产业政策已作为重点审计任务,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已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环境污染的态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审计实践中怎么部署审计工作,如何确定审计重点,怎样进行绩效评价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审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本文从环保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对象、依据和目标出发,对地方政府落实中央环保政策而设计的配套政策、方案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以及落实政策的效果加以评价,从而构建环保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实施框架。该框架的重点在于监控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评估环保政策执行完成的效果,查找可能影响达成原定政策目标的因素,并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另外,本文还将以河北省洨河治理政策为例,首先说明环保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施框架该如何运用,并在合理性、有效性和绩效性三个维度上分别进行分析。其次是要强化环保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践中应该引起注意的方面,并且阐释了环保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