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较早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文明古国之一,语言文字不仅具有传承文化、记载历史的功能,而且具有创造文学的魅力,更具有突破时空实现中华民族文脉绵长的永恒价值。识字教学是学生掌握语言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是语文课程的基础,这一时期学生对汉字掌握的夯实与否,在其今后语文学习的生涯中起着发起兴端的作用。识字教学伴随着汉字的发展历程而变化发展,识字教学从无意教学到有意教学,紧跟历史的脚步波澜起伏,积累诸多经验的同时也面临不同的挑战。这篇文章以清代识字蒙学教材《文字蒙求》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板块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两套书识字部分的特点,发现两者虽然编成的时代不同,但在编排特点上有一定的契合之出。《文字蒙求》蕴含的文字学理论可补当今小学识字教学现状之所缺,利用传统教材的优长,将经典延续和传承,有助于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所以研究两套教材中识字内容的特点,保留二者的相适之处,并通过深入浅出的转化,从而发挥《文字蒙求》的内容对当下小学识字教学的辅助运用。文章首先从整体上对《文字蒙求》进行介绍,简析其编写背景、编排宗旨、编排内容。描述《文字蒙求》作为蒙学识字读物呈现出“执简御繁”的特点,进而围绕《文字蒙求》对当今小学教材编写的参考价值进行探讨。肯定了《文字蒙求》在“以人为本”的编排理念为代表的诸多可取之出,与此同时也客观的分析了其局限性。其次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详细叙述,从编写背景、理念和特点三个方面对教材进行整体简析,在了解编写背景的基础上,解读“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编写理念。第二节和第三节的视角从宏观的总特点落实到本研究所关注的识字教学问题,选取不同版本的教材为对比对象,介绍“部编版”教材识字板块的特点,再通过调查法研究当今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问题。文章最后利用《文字蒙求》识字教学资源的整理再开发,为解决小学识字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助力。指出利用《文字蒙求》辅助教学对解决识字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具有一定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整理《文字蒙求》和“部编版”教材的重合字,收集待开发字料,从待开发的识字教材中设定本研究的开发字料,即目标字。此研究始终秉持辅助运用的准则,目的指向“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板块的参考教辅字料。文章最后进行验证性的教学实录,并总结归纳教学案例和案例实践方法。“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时代的到来,为语文识字教学工作翻开新的篇章,带来诸多裨益的同时也推动着识字教学思路的转变。如何利用好凝聚着教编专家团队智慧经验的教材,使识字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更佳的效果是诸多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该研究是根据古代蒙学识字教材辅助现行语文教材运用的新尝试,为识字教学思路提供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角度,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带来新的灵感,为识字教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