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近场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天线在通信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对高性能天线的强烈需求,促使天线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天线远场测量技术最早出现,但受限于测量场地以及空间环境等因素影响,已不适用于某些天线的测量要求。因此,人们将目光转移到了天线近场测量技术上。天线近场测量是利用探头在被测天线的近区采集数据,通过近远场转换得到被测天线的远场辐射特性,且近场测量具备保密性高、测量精度高、可全天候工作等一系列优点。其中平面近场测量技术和球面近场测量技术已成为该领域的焦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近场测量技术为基础,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球面波模式展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双球面迭代优化的球面近场相位恢复算法,仿真验证所提出的相位恢复算法的正确性。2.使用网络分析仪提高近场测量精度及频段扩展方法。针对在微波暗室内天线近场测量系统所用到的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了两种使网络分析仪测量精度提高的方法,并结合上下变频模组和射频放大器进行天线测量频段扩展,使天线测量系统频段扩展至毫米波段,达到了 120GHz,测试结果良好。3.利用链路预算对微波暗室内天线测量系统动态范围进行估算的方法,提高近场测量精度。在链路预算基础上,对系统动态范围进行进行估算,以提高系统精度并在微波暗室内搭建的天线平面近远场测量系统中进行了多次不同频段测量实验,验证被测天线的3dB波束宽度精度,实测结果表明:被测天线的3dB波束宽度精度在±5%以内。分析得出了本测量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其他文献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阴离子识别受体R,系统研究了受体R对10种阴离子的紫外、荧光及裸眼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受体R可以实现对F-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双通道”识别效应,通过计算可知,受体R与F-的络合常数为6.723×104 mol/L,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Job曲线分析表明受体R与F-以1:1的比例关系结合,形成新的配合物.最后利用紫外滴定、裸眼识别等技术手段推测了受体R识别F-的机理过程,扩充了阴离子化学传感器的种类和研究技术.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背景下,榆林市干旱频繁发生,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尽管黄土高原干旱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对榆林市干旱网格化和精细化的时空评估还有待研究.鉴于此,以榆林市为研究区域,基于逐月0.25° ×0.25°空间分辨率的降水与土壤湿度SM资料,计算了3个月时间尺度下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MI,采用游程理论进行干旱特征变量识别,并分析了不同等级干旱特征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榆林市干旱形势严峻,在春冬季
红树林海岸是低纬度地区的典型海岸类型之一,在中国南方沿海广泛分布.红树林对于防潮固滩、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存在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红树林水动力学是河口海岸学研究中的一个进展相对较慢的领域.结合高分辨率格式和“窄缝法”建立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小尺度红树林海湾的水动力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基于水量守恒原理建立简单理论模型对最大流速与潮位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红树林湾内的潮流不对称主要是入射潮波影响,湾内地形不足以导致潮流不对称性质的改变;红树林使湾内水流结构有利于潮滩保持和物质聚集;红树林的存在
水资源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下的综合水资源量不仅与天然来水相关,同时受下垫面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故长时间尺度综合水资源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但目前有关结合多个因素评估长时间尺度综合水资源量变化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天然来水、综合用水、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0个指标的区域综合水资源量评估体系.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进行计算,发现该流域综合水资源量年际间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将综合水资源量状态按照不同的得分区间划分为5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汉江上游流域综合水资源量的
丁烷四羧酸(BTCA)是一种无甲醛释放的织物整理剂.本文简述了丁烷四羧酸的化学氧化合成法及丁烷四羧酸的应用进展,最后提出了丁烷四羧酸的研究方向.
压力容器生产厂家在对压力容器进行压力试验时,经常会出现法兰变形、泄露问题,原因是由于在标准法兰的选用和非标法兰的设计时,只考虑了容器的设计工况下法兰的应力强度,而未考虑试验压力下的法兰应力校核,因此导致法兰无法满足试压工况的要求.在目前的标准、规范中并未给出试压工况条件下法兰的强度校核的计算方法,本文根据法兰的设计、计算原理,结合已有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对压力容器法兰的压力试验工况应力校核方法进行探析.
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以及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大规模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星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频率是通信卫星能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为了保障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顺利建设,亟需开展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的频率兼容性研究。本文以系统间频率兼容性评估为出发点,基于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系统、静止卫星轨道(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GSO)
采用水热合成法,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酸碱盐加入量合成花状SnO2纳米材料,并以g-C3 N4为模板制备了g-C3 N4/SnO2复合光催化剂.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形貌观察及光催化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以SnCl2·2H2 O、Na2 C2 O4和NaOH为原料,180℃温度条件下反应12 h,合成由厚度5 nm纳米片组装成的SnO2纳米花在500W汞灯下照射120 min后,对RhB的降解率为76.86%.以g-C3 N4为模板制备g-C3 N4/SnO2复合材料对RhB的光催化降解率为85.
针对企业大数据环境下缺乏自动数据分级、细粒度访问控制、脱敏脱密措施等数据安全防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安全标签的自动分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设计实现了数据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和大数据安全防护系统.首先,通过分级标签的形式对资产进行标识,制定电力数据“完全公开、内部公开、受限访问”三级管控原则,制定能源大数据分级模型,明确数据风险控制点和安全控制措施.其次,围绕数据传输、存储、使用等数据全生命周期,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制定细粒度、差异化的安全防护策略.最后,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寿光能源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安全分级防护试
心电图检测是临床研究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现有研究表明,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算法对心电图数据进行建模,来实现模型对心律失常事件的检测,其准确率已经达到心电专家的水平,但是传统的机器学习检测方法需要收集大量包含患者隐私的心电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这破坏了隐私数据不共享的原则。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联邦学习来进行心电异常检测的算法,在无需或收集少量心电隐私数据的前提下分布式地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