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中期始,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生态政治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途径。 在对生态政治理论综述的基础上,笔者试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从古至今有关环境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做出梳理和归纳,并在这基础上阐述了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发展的辩证关系。这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环境退化是政治稳定的隐患,环境意识的发展丰富了政治文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促进公众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政治稳定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前提,环境意识的增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想基础,广泛的政治参与是促进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这也恰好体现了生态政治出现的必然,同时表明了重塑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是未来政治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的严峻局面,严重地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继续稳定、良好地发展。尤其当前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情况下,进行政治层面的环境应对——构架生态政治,是时代的需要和必然的选择。因此,笔者在论述了生态政治与和谐社会内在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政治构架中存在的问题,试从生态政治理论框架的构建、发展战略规划中的生态体现、科学决策机制的建立完善以及环保法规和环境管理制度的健全四个方面,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构架适合国情的生态政治,促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并从转变发展观、建立绿色GDP,深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培育,加强政府在环境领域的公共服务及管理,推进市场经济手段的应用,以及促进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五个方面对生态政治的实施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