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总结脑池内脑脊液循环途径,为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Sylvian arachnoid cysts,SACs)的神经内镜造瘘手术建立理论基础;②提出SACs的新型临床分型,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复习相关文献并选取自2008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并经手术治疗的210例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 IA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尤其重要的为术后第一张CT片),初步总结出脑池内脑脊液循环途径;(2)单独选出该时间范围内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患者125例;根据囊肿与外侧裂池关系提出新型分型:Ⅰ型.SACs内侧囊壁位于外侧裂的外1\3;Ⅱ型.SACs内侧囊壁位于外侧裂的中1/3; Ⅲ型.SACs内侧囊壁位于外侧裂的内1/3或毗邻脚间池。以脑脊液循环路径为依据,根据不同类型SACs特点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ACs。其中除25例患者选择保守观察外,其余100例患者中Ⅰ、Ⅱ型接受神经内镜囊肿一外侧裂造瘘术,Ⅲ型接受神经内镜囊肿—脚间池造瘘术。结果: (1)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初步总结出脑脊液从四脑室流出后在各脑池内的两条循环途径:①正中孔—枕大池—小脑上池—四叠体池-环池-脚池-脚间池-外侧裂池-半球池;②侧孔-小脑脑桥角下池-小脑脑桥角上池-桥前池-脚间池-视交叉池-嗅池-颈动脉池-外侧裂池-半球池。并通过临床210接受手术的IA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回顾分析初步证实了该循环途径。 (2)12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9.8个月,25例保守观察者定期复查MRI显示囊肿无明显变化,选择继续观察。100例手术患者的SACs体积缩小率、症状缓解率及术后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发生率分别为70%、56%和10%,Ⅲ型SACs的手术效果(体积缩小率和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Ⅰ型和Ⅱ型(p<0.05),并且Ⅲ型的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发生率亦显著低于I型和II型(p<0.05)。结论:(1)脑脊液从四脑室流出后有两条循环途径:①正中孔—枕大池—小脑上池—四叠体池-环池-脚池-脚间池一外侧裂池-半球池;②侧孔-小脑脑桥角下池-小脑脑桥角上池-桥前池-脚间池-视交叉池-嗅池-颈动脉池-外侧裂池-半球池。(2)外侧裂池蛛网膜囊肿的新型分型能够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Ⅲ型SACs首选神经内镜囊肿—脚间池造瘘术;Ⅰ型和Ⅱ型SACs的最佳术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囊肿—外侧裂造瘘术效果不佳可能与患侧颞叶发育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