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写入党章以来,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一次伟大的社会实践,体现了发展主体在观念和行为上的适应。因此,在叙述脉络上,发展的主体问题就成为本论文论述的一个基础,而与此相关的发展客体特征、价值导向、动力运行等问题,也都是在此基础上的逻辑展开。第一章是一个总体性的研究铺垫。首先,文章将对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论述与简评,并对其存在的缺陷和困惑进行了分析。其次,文章将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观与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发展历程做简要回顾。第二章从本课题深入研究的需要出发,对科学发展观时代特征进行了阐释,并对以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方法是统筹兼顾,并对科学发展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主要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哲学思维进行了解读。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发展,主要是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当前中国发展思维方式从斗争思维向和谐思维的转变,也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从哲学方法论上来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不仅仅科学的确立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也进一步拓展了人和历史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的确立,有助于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思维方式不仅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广袤,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第四章,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重点研究科学发展观如何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首先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要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使得当代中国的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跨越式发展向跨越式和内涵式发展并举的发展方式。再次,要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加强行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统筹协调的要求进行改革,政府由经济建设性主体向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转变并强化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决策、执行分开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行大部制。最后,要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文化体制改革、就业、社会保险体制改革和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从而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