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作用不可替代。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以规定性为主流,研究重心往往都放在寻求普适的翻译准则,即怎样的标准才是真正忠于原文或是最好的译文。然而作为翻译过程中重要的主体--译者,其作用长期被忽视,常被称做是源语作者或文本的“仆人”、“搬运工”、“桥梁”或“机器”。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该领域的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向宏观文化语境拓展,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才得以认可和突显。近几年,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也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译者不能任意发挥主观作用,许多因素制约译者主体性功能的发挥,影响因素有:意识形态、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水平以及赞助商等。换句话说,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无限制的。然而,在个人翻译诗学观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译者的翻译诗学观角度探讨其主体性是如何发挥的,并以鲁迅翻译活动为例。本文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每个译者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翻译诗学观,那么形成鲁迅特有的翻译诗学观的因素有哪些;第二,译者是如何具体体现其主体性;第三,在其翻译诗学观的影响之下,译者如何进行翻译活动的。首先,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译者翻译诗学观、主体性和鲁迅翻译实践的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归纳总结;然后,基于前人的研究材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得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是任意发挥其主体性的,而是受其翻译诗学观的影响和制约;分析鲁迅独树一帜的翻译诗学观及其形成因素。最后,本文以鲁迅的翻译活动为例,从其翻译诗学观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鲁迅如何展现主体性的。为了更好地理解鲁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鲁迅为何从事翻译。通过分析形成在其特殊的翻译诗学观的影响下,发现弃医从文和翻译动机就是想通过引进外国先进的观点和知识,提高国民的民族意识从而摆脱压迫和悲惨命运,从而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第二,鲁迅翻译什么?在其社会效用及爱国主义导向的翻译诗学观的作用影响下,鲁迅所选择的文本大多是来自于当时的中国有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国家,如俄国、波兰、匈牙利等,因为这些国家的人民也同样承受着各种压迫和灾难。鲁迅认为有着同样的民族遭遇的文学著作更能激起国民的奋起反抗。第三,在其翻译诗学观的影响之下,鲁迅如何翻译?本文分别讨论鲁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择“易解”和“风姿”的翻译原则、异化的翻译策略以及关于信顺翻译标准的讨论,进一步论证了鲁迅千方百计地想保留引进源语中的“洋气”的异国元素,最大限度地向国人介绍外国的先进知识及思想,以达到服务大众、改良社会为目的,以及为民族的崛起而服务的梦想。最后,本文得出结论:鲁迅在国家危难之际形成了独特的翻译诗学观即社会功用及爱国主义,立志要强国强民。在其翻译诗学观的影响之下,鲁迅形成了特有的翻译目的、翻译文本选择及翻译思想,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引进外国先进的知识、思想,提高国民的强国意识,以达到改良社会为目的,服务于民族的崛起的梦想。最后,本文强调翻译不是发生在真空中,评判一个翻译作品的好坏要考虑译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翻译诗学观是影响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