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是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空间,是约翰·弥尔顿笔下的“观点的自由市场”,这是一个人们可以表演任何自己期待的角色的舞台。但是,人们也渐渐地发现自己“相识满天下,知心无一人”,在网络上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这是一个最好的平台,也是一个最坏的平台”,化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开篇语来形容此情形同样适用。从贴吧到博客到微博,网民们一直处在围观与被围观之中,从MSN、QQ到社交网络,网友之间一唱一和应对有方。但在网络上有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博客、微博、社区等大众传播平台均已注册,每日流连其间却几乎噤声,MSN、QQ等人际交往客户端始终在线却常年“潜水”,他们习惯了沉默,几乎成为“网络失语者”,我们姑且将这样一个群体成为“网络边缘人”。2010年以来,“网络漂流瓶”、“网络树洞”等专门传递与放大个人声音的网站在五花八门的社交网络和风头正盛的微博的夹击中悄然普及开来。这些网站用户作为信息传播者虽然也是在大众传播的平台上进行非定向传播,但不同于传统大众传播的过程“传者——受众”,他们的传播过程是“传者——假想受众”,对他们而言传播结果已不再重要,将传播内容写就,点击网页上的“确认”按钮,这一次传播对他们而言就完成了。笔者在本文中着力研究的便是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模式的传播新方向,与以往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均有差异,传者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可以完全“隐形”(绝对匿名),他们在进行传播活动时不期待一定要有实际的接收者,更不是为了收获实际的反馈,而是倾向于将这种表达活动作为一种情感的寄托。他们在传播之前就为自己预设了假想的受众,设想这些受众理解自己,支持自己,耐心听自己倾诉、抱怨,愿意跟自己交朋友,能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他们传播的内容也多是情绪的抒发、对生活的感慨、甚至只是无病呻吟或是无意义的字符——这些即使放在公共平台上也不会有人回应的琐碎的符号。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这种交往方式的回复率远高于传播者的预期,但交往极为松散,回复问卷的网民表示他们极少有固定的交流对象。这看似是一种畸形的人际交往模式,却又是一种轻松而没有顾虑的交流,能使传者的情绪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当传者遁入无人可知的角落,目标受众也置于暗处,双方各自隐形,不必发生直接的交流,维系双方交往的便仅剩传播的内容,畸形的交往又可以向良性方向发展成为纯粹的精神交流。本文借鉴了大量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于人际关系和网络传播活动的解读,分为五章:第一章,前言,介绍了关于网络漂流瓶的研究现状、笔者选择此题目的缘起、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以“网络漂流瓶”为例,根据调查所得的1279份样本(其中捞起的漂流瓶381个,回收的漂流瓶809个,因为有部分问卷回复不完整,但问题与问题之间互不影响,所以各图表分析所用的样本数据略有不同)探寻参与“假想受众传播”的传播者的共性;第三章,通过对比当下主流的网络交往方式分析“假想受众传播”方式的优势;第四章,剖析“假想受众传播方式”吸引网民的社会背景及心理因素;第五章,对这种传播方式的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