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二大品种,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5%左右。我国小麦的质量相对比较低,但能够很好地满足国内绝大部分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增长迅速,但大部分优质小麦需求仍需依赖进口来满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优质小麦几乎全部依靠进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尽管国产优质小麦在全部小麦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同时,普通小麦已经供大于求,特别是国内品质低劣的春小麦几乎没有市场需求。 小麦生产的区域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小麦的区域流通成为必然。小麦的区域间流动(包括流动方向和流动数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区域间小麦供给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异。而且随着供给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输入地区和输出地区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体趋势是,小麦供给水平在年度间和不同季节呈波动状态,增减相互交替;而小麦消费水平是因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替代品的变换呈减少趋势。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较好地阐述我国小麦流通格局的变化趋势,并且对影响小麦流通的因素以及入世后我国小麦市场受到的影响作了讨论。本论文采用的第一手数据来自小麦流通实地调查,小麦分地区产量、消费量以及贸易量等数据主要是来自统计资料和研究报告。小麦流通实地调研地区包括小麦主产区(河南)和小麦主销区(广东、重庆、上海)。分析小麦的比较优势或者政策对小麦市场的扭曲主要是通过NPR计算来进行。 结果显示:小麦流通格局的演变体现了市场化改革的取向,统计数据显示,国有粮食流通企业占社会粮食流通总量的比重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90%下降到2003年的50%以下,非国营粮食流通企业(包括集体和私营)的粮食经营量逐渐增加,已经逐渐取代地方粮食局成为地区小麦贸易的主渠道。我们的分析同样表明,我国产销区小麦市场价格基本上是一体化的,产区小麦价格与销区小麦价格的差距与产销区之间的运输成本基本吻合,政府对国内小麦贸易干预程度较低,小麦价格信号在国内市场的传递过程中没有受到扭曲,市场效率较高。我国只有黄淮地区和西南地区是小麦产量大于消费量的地区,可以向其他地区输出小麦,其余地区均为产量不足消费量的小麦输入地区。而且从1992/93年度至2002/03年度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小麦输出地区能够输出的小麦数量在逐渐减少,而小麦输入地区需要输入的小麦数量在逐渐增加,这也反映了全国小麦总体产需关系的变化趋势。2000年以前,我国小麦国内批发价格一直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到岸价格),最高时NPR达到96%。从1988年开始NPR值开始逐渐减小,国内价格开始向国际价格趋近,到2000年时,NPR值下降至18%,说明国内价格仍然比国际价格高18%。在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期间,我国优质小麦价格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的对比关系出现过反复,大部分时间都是国内优质小麦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小麦价格,NPR值基本在15%左右,只有在2002年8月至2003年3月期间NPR为负值,说明我国优质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但从2003年11月,我国国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同期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虽然也在上涨,但上涨幅度低于国内小麦价格上涨幅度,因此NPR值又重新回到15-25%的水平。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将进口较多的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主要冲击的将是国内优质小麦市场,而对于占据国内市场主要份额的普通小麦市场则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