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f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寿菊是提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优质原材料,其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的研究具重要意义。本文以‘猩红色’万寿菊和‘非洲’万寿菊(分别简称为‘Sc’和‘MA’)的根、茎、叶、花4个器官为试验材料,采用Real-time PCR分析其类胡萝卜素代谢合成与降解途径中重要酶基因的表达特性;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万寿菊中获得类P450型细胞色素单加氧酶基因CYP97A和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NCED2,构建载体,转目的基因到拟南芥中;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拟南芥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探讨万寿菊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功能特性。研究内容如下:1.万寿菊类胡萝卜素合成重要酶基因的表达分析采用Real-time PCR分析万寿菊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相关酶基因在2个品种4个不同器官基因表达量。结论如下:(1)ZDS、LCYb、LCYe和CYP97A基因在两个万寿菊品种根、茎、叶、花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4个基因在花中的表达水平均为‘猩红色’万寿菊高于‘非洲’万寿菊(P<0.01),表明上述基因可能与不同万寿菊花色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2)CHYB在深色与浅色万寿菊品种花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推测CHYB可能不是万寿菊花色形成的关键酶基因。2.万寿菊类胡萝卜素降解重要酶基因的表达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万寿菊类胡萝卜素降解代谢途径的4个CCD基因在2个品种4个不同器官基因表达量。结论如下:CCD1、CCD4b、CCD7和NCED2基因在不同万寿菊品种根、茎、叶、花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4个基因在花中的表达水平均为‘非洲’万寿菊高于‘猩红色’万寿菊(P<0.01),表明上述基因可能与不同万寿菊花色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3.万寿菊P450型细胞色素单加氧酶97A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克隆获得万寿菊CYP97A(GenBank登录号MK061379)的cDNA全长序列为2 184 bp,编码区长度1 821 bp,推测其编码606个氨基酸。蛋白分析预测表明TeCYP97A为亲水性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质体)中。蛋白多序列比对表明万寿菊TeCYP97A蛋白序列保守,进化树分析显示万寿菊TeCYP97A属于P450型细胞色素单加氧酶的97A家族(CYP97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CYP97A基因提高了叶黄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在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的含量。推测CYP97A可能是万寿菊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中影响其花色变化的关键酶基因。4.万寿菊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克隆获得万寿菊NCED2(GenBank登录号MK061380)的cDNA全长序列为2 258 bp,编码区长度为1 791 bp,推测其编码596个氨基酸,蛋白分析预测表明TeNCED2为亲水性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质体)中;蛋白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万寿菊TeNCED2具有NCED家族共同的保守结构域特点;系统进化树研究显示万寿菊TeNCED2属于NECD家族,蛋白序列保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NCED2基因降低了叶黄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在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的含量。推测NCED2是万寿菊类胡萝卜素降解代谢途径中影响其花色变化的关键酶基因。
其他文献
为茉莉酸甲酯(MeJA)在烟草幼苗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外源MeJA对K326和豫烟6号(Y6)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MeJA后K326和Y6幼苗的
在电气比例压力阀原结构中引入反馈通道可以改善它的稳定性,运用控制理论推出了改进后比例压力阀的数学模型。在高精度控制场合运用FuzzyPD调节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响应时间只有1ms。
叙述了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混凝等方法处理含氟废水的效果,对常用化学沉淀剂和化学混凝剂的除氟性能及使用条件如pH、Ca/F、Al/F、温度等对除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
以东方百合‘Vivian’的鳞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小鳞茎膨大及生根等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高效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东方百合‘Vivian’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
分别采用单目标规划(SGP)和多目标规划(MGP)对纺织企业产品进行结构优化研究,并就两种方法以及现行计划方法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企业应用目标规划方法可以优化产品结构
生态美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即人的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随处可以感受到这种生态美景。为使主要审美群体——旅游者能更好地鉴赏和识别景观
目的总结ERCP与EST对胆胰管疾病的诊治效果.方法本组以胆胰管疾病申请诊治46例,行ERCP检查明确诊断后,对治疗适应证患者38例相应同步开展EST术,并行网篮取石、碎石术,鼻胆引流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