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八大的重点战略政策中,城镇化已被中央高层定格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城镇化已成为当前我国释放内需实现经济转型的最大潜力。各地区积极响应高层决策,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部署城镇化发展战略。作为相对落后的贵州省如何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挥后发优势作用,建设生态环保的新型城镇家园,创造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蓝天、看得见水的新贵州,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新道路已成为贵州省当下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贵州省城镇化的推进并非孤立的,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实现贵州省城镇化发展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的金融业在贵州省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最大发挥金融业对城镇化的支持作用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围绕以城镇化为核心的金融支持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贵州省作为西部落后省份,城镇化水平及金融发展水平都不高,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很多资源甚至尚未开发,城镇化发展空间广阔,具备巨大的后发优势潜力。随着贵州省城镇化得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的建立将进一步刺激贵州经济发展的潜能,城镇化必将成为贵州省“十三五”规划的引擎。基于此,本文选择后发地区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以金融角度为切入点,目的在于寻求一条金融支持贵州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进而提高贵州省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以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城镇化水平,实现真正的后发赶超。本文研究以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和现状分析结合,并通过实证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对策。 第一部分:本部分是绪论部分。开篇论述从宏观背景、贵州省后发背景以及政策背景,分析了选题的背景,阐述了贵州省当前发展具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开发前景的后发优势;借助如沐浴春风的政策背景,在金融的支持下,贵州新一轮城镇化将风声水起。随后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下来对国内外针对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概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吸收优秀的研究成果,改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有可能的创新。 第二部分:这部分对国内外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详细阐述。先对后发地区、城镇化和金融发展进行了概念界定,接下来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进行文献述评。在纵多理论基础上,总结形成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思路:随着居民储蓄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增加,金融业增加值不断增长,促使金融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在金融市场的运作过程中,通过价格发现、信息汇集、风险管理等机制的作用下,金融组织不断变革,金融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同时随着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增加,科技水平的发展等大大提高了金融发展的效率。金融发展促使资本聚集,以资本为核心的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机制逐步形成,最终在金融的助力下,生产要素加快聚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大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步伐。 第三部分:对贵州省金融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贵州省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金融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存在巨大差距;贵州金融发展存在规模小、结构不平衡,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金融发展效率低下等问题;其次分析贵州省城镇化的状况,贵州省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近年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基础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但省内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巨大,城乡贫富差距明显。金融支持贵州城镇建设所发挥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体系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资金支持,二是金融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金融服务,贵州省金融服务城镇化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第四部分:对贵州省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进行实证分析,这也是本文最为重要部分。在研究方法的和模型的构建上,本节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仅仅以人口城镇化率衡量城镇化水平和以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1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可能具有极大缺陷性、片面性。因此本文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三个方面选用13个二级指标构建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及社会城镇化三个方面选用12个二级指标度量城镇化综合水平,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指标加以赋权,得到了贵州省金融发展综合水平和城镇化综合水平。从熵值法的评价结果看贵州省金融发展综合水平呈现持续提高趋势,其中金融发展的规模略高于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的结构。在实证方法选择上,考虑到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性。Granger因果检验只能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却不能进一步分析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短期影响及动态冲击,协整分析只能说明金融发展和城镇化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于冲击变量顺序的选择是人为排序的,分析结果有偏于客观事实。因此最终选择更为科学严谨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在SVAR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了贵州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程度。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均对城镇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其中金融发展规模的支持力度最为明显。 第五部分:针对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所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研究的结论是,第一,金融发展各变量与城镇化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在长期均衡稳定的状态,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进程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加快金融发展步伐是助推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将会刺激对金融发展,对金融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第三,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助推贵州省城镇化进程的金融要素中,金融发展规模的表现最为突出,金融发展效率次之,金融发展结构的推动能力相对较弱。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贵州省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主要靠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银行规模一枝独秀,然而贵州省资本市场不发达,直接融资途径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导致金融结构失衡,造成金融发展效率不高。因此,贵州省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对策中,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借助后发优势政策和背景为契机,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商业性金融的参与,继续扩大金融发展规模;2)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结构,采取多种融资渠道为城镇化筹集资金;3)创新金融产品、为城镇化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发展效率,为贵州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选题针对性强,能紧跟贵州发展“热”的步伐,时效性及实用性较高。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关于金融发展支持城镇化的研究,纵多研究只针对发达地区或者全国性的进行研究,对特定地区贵州省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近年来贵州省发挥了其不断彰显的后发优势,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感叹。因此对后发之秀贵州省进行研究是也是本文的贡献之一。2)变量的选取更为合理、全面,指标的度量更为科学。在以往的研究方法中很多文献研究对城镇化水平衡量的选取的指标过于单一,仅仅以人口城镇化代替整个城镇化,而现实中的城镇化是多方面的。同样,只以金融相关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也是片面的。本文为弥补研究方法上的不足,选取了多项指标,采用熵值法对贵州省金融发展和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了研究的片面性,更能反映贵州省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的真实水平。3)实证检验模型的选择更加严谨,实证结果更接近真实水平。从城镇化进程的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文献中,很多人仅仅采用简单用回归分析、因果检验、协整分析或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很少用SVAR模型来验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度,故本文选取SVAR模型进行验证,这也是本文的另一个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