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Ⅰ型病毒性肝炎(Duckviral hepatitis,DVH)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低于15%,有的高达95%。耐过鸭多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障碍。近年来,我国禽病工作者在鸭Ⅰ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研制成功了鸭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鸭肝炎仍时有暴发,给养鸭业带来严重危害,并且暴发日龄有提前和加大的趋势。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60个养鸭场进行了鸭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不同地区的分离株进行了毒力比较,并制定出了综合防治鸭Ⅰ型肝炎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山东省发病鸭中鸭Ⅰ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临床上有鸭肝炎典型症状的388只病死鸭进行了Ⅰ型鸭肝炎病毒与鸭瘟病毒(Duckplague virus,DPV)、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acterer,E.coli)共感染的检测,结果感染鸭肝炎的有344只,占总数的88.6%,其中单一感染鸭Ⅰ型肝炎病毒的有163只,占总检测数量的42%,另外,鸭肝炎与DPV、RA、E.coli的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第二部分:不同地区分离株的毒力比较对不同地区采集的病料进行了病毒的分离鉴定,成功分离了6株鸭Ⅰ型肝炎病毒,通过鸭胚中和试验和雏鸭被动保护试验鉴定为Ⅰ型DHV,并通过鸭胚半数致死量、鸭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1日龄雏鸭脑内致死指数的测定比较了不同毒株毒力的强弱,证明DHV-LQ(DELD50,1044.68;MDT,72h;ICPI,1.52)毒力最强,DHV-BX(DELD50,103.32;MDT,72.9h;ICPI,0.68)毒力最弱。第三部分:鸭Ⅰ型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利用从不同地区分离的各株Ⅰ型DHV分别制备了卵黄抗体。通过比较卵黄抗体效价、雏鸭免疫保护试验,证明毒力较强的DHV-LQ、DHVoXT毒株所制备的卵黄抗体优于其他毒株所制备的卵黄抗体,并且当抗体的中和效价高于29时,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鸭Ⅰ型病毒性肝炎。第四部分:综合防制措施的制定根据鸭Ⅰ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鸭Ⅰ型肝炎大规模暴发与流行的原因,提出了鸭Ⅰ型肝炎的综合防制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防制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