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脊椎切除、钉棒系统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28例半脊椎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采用一期后路半脊椎切除、钉棒系统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男13例,女15例,年龄4~16岁,平均11.4岁。单个半脊椎17例,两个半脊椎9例,多个半脊椎2例,半脊椎合并对侧骨桥或肋骨融合3例,合并脊髓纵裂4例,合并脊髓栓系2例,合并神经纤维瘤病2例,合并胸段脊髓空洞症1例,合并椎管内畸胎瘤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病变位于胸段15例,位于胸腰段6例,位于腰段7例。术前冠状面Cobb′s角44.38±21.02°(10°~110°),矢状面Cobb′s角64.80±22.24°(27°~95°),其中单纯后凸2例,Cobb′s角分别为43°,80°,侧凸伴后凸13例。结果手术时间175~405min,平均为279.6min;术中出血400~2000ml,平均为1046ml。固定融合节段为3~12个椎体,平均6.9个。术中胸膜破裂3例,经直接缝合或软组织填塞封闭等方法,术后未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2例术后发生双下肢瘫痪,其中1例脊髓周围血肿,二次手术清除血肿后肌力及感觉逐渐好转,另1例经保守治疗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月~4年5个月,平均2年1月。术后冠状面Cobb′s角为11.00±9.08°(0°~31°),矫正率75%;末次随访为11.62±9.55°(0°~31°),矫正率73.9%。矢状面Cobb′s角28.33±12.54°(10°~70°),矫正率56.3%。末次随访矢状面Cobb′s角29.13±15.41°(10°~67°),矫正率55%。随访过程中发现有2例因钛网切割椎体,1例因内固定螺钉松动造成矫形角度的丢失,其余病人无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躯干失平衡等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期后路半脊椎切除、钉棒系统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半脊椎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效果满意,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