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条件下竖直U型埋管传热过程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anming_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源热泵系统是通过传热介质(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封闭的地埋管环路中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换热来提取土壤热(冷)量,再通过室内环路将热(冷)量输送到建筑物各个房间或区域进行供热制冷。近年来,土壤源热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被多个领域运用,地下水渗流是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由于多数模型受研究条件与研究对象限制,存在适用性差、预测不准确、模型参数测试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继续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积累大量实验数据,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理论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型实验,对渗流条件下竖直U型埋管换热过程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以有渗流地层的平行六面体为参照原形进行设计砂箱模型,搭建了包含砂箱装置、供热装置、空调装置、测试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的实验台,针对砾砂,先进行基本参数测定实验,再分别开展饱和有/无渗流条件下不同热(冷)源温度、不同渗流进水温度、不同渗流速度的实验研究,不同热源温度为30℃、35℃、40℃,不同冷源温度为5℃、10℃、15℃,不同渗流进水温度为15℃、20℃、25℃,不同渗流速度为水位差分别为5cm、30cm、55cm时对应的渗流速度,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利用Surfer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等温线分布图,明确揭示各个因素对竖直U型埋管传热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饱和有/无渗流条件下,土样在加热(制冷)过程中,各测点温度变化量ΔT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先增长(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饱和有/无渗流条件下,土样完成加热(制冷)后,进行土样温度场恢复过程中,各测点温度变化量ΔT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先减小(增长)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当热(冷)温度与环境温度(渗流进水温度及室温)相差越大时,温度场恢复所需的时间越长;饱和无渗流时,距离热/冷源距离相同的测点达到稳定后的温度变化量ΔT相近;饱和有渗流时,距热/冷源距离相同的测点达到稳定后的温度变化量ΔT不同,砂箱下游测点温度变化量ΔT明显偏大,且热源温度变大、冷源温度变小、渗流进水温度变小或渗流速度变大,均会导致等温线密集区范围变大,等温线向下游偏移量变大。
其他文献
基于不完全裂缝的假设推导了连续道床板开裂后的钢筋应力、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当裂缝为不稳定裂缝形式时,混凝土收缩和降温作用下的裂缝最大宽度相同,
研究了苯与乙醇烷基化制乙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27Al固体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研究磷改性对ZSM-5物化性质的影响。在苯与乙醇烷基化反应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另一方面由城市化导致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改变了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植物物候作
研究了活化温度和活化保温时间对ZrVFe合金吸放氢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分析ZrVFe合金吸放氢反应前后的相结构变化。测定了ZrVFe合金吸放氢过程的P-C-T曲线,采用范德霍夫方程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Cs)作为一类新型太阳能电池,不同于传统硅太阳能电池,具有高经济效益、低工艺要求的特点,在清洁能源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