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城镇化的过程不仅表现在城镇数量的增长、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比例的提升,更是一个资源要素在城乡地域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方面的系统演化。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但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市病凸显、半城镇化现象等问题制约着城镇化正效应的释放,城镇化质量日益成为切入点来研究城镇化发展方式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阶段,在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水平的双重目标引领下,提升城镇化质量既具备结构优化的经济背景、也契合追求发展质量效益的目标要求。湖北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面临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有利机遇,立足区域发展基础、推进城镇化质量提升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全文以“城镇化质量界定——城镇化质量实证评估——城镇化质量制约因素——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为研究思路,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界定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分析框架、价值取向,以湖北省域单元为例证,在实证评价基础上归纳湖北城镇化质量的制约因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湖北城镇化质量的具体路径。论文的通篇内容分为6章,其中:第1章为导论。分析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认为研究城镇化既要关注城镇人口的规模增加和比例提高,还要强化对城镇化涉及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质量的考察,避免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数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外对城镇化的微观研究难以应对我国城镇化宏大的规模、空前的差异和复杂的动因,国内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存在分析框架模糊、研究视角泛化、机制归纳匮乏等不足。第2章为城镇化质量内涵与研究范畴的理论分析。从发展理念、空间形态、资源环境、统筹兼顾、目标导向五个方面解读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质量诉求。界定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与分析框架,即:产业支撑是动力、城镇体系是载体、公共服务是保障、生态环境是基底、城乡统筹是腹地、文化特色是品位。梳理了城镇化质量的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基底、以“四化同步”为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第3章为城镇化质量实证评估。分别构建省域、市域、县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做实证评估。对湖北省域城镇化质量演进态势做评价后,又将湖北纳入全国省域单元做比较分析,并对全国31个省域单元的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数量、城镇化质量与数量的偏差做实证比较。横向对比之后,又将湖北城镇化质量作区域分解研究,从省内市域、县域两个层面探讨了不同尺度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差异及空间格局,提出差异化的提升对策。第4章为城镇化质量制约因素分析。依据城镇化质量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结论,可将湖北城镇化质量的制约因素总结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重型化的工业结构带来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从动态趋势看,湖北产业结构演化对城镇化提高的影响作用趋势在减速增长。城镇等级体系的首位分布特征明显,运用分形维数考察湖北城镇体系的演化,表明湖北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比较松散,首位城市垄断性强,且自2004年以来这种垄断趋势并未减弱;城市间存在产业同构,武汉市高端产业优势不突出;城镇空间组织方面,省域主中心武汉市的人口、经济集聚效应明显,省域副中心及其他城市集聚效应偏弱,县域城镇化对全省城镇化进程贡献较小。湖北在公共服务供给上仍显不够,不能够满足快速城镇化人口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需求。城乡收入差距略小于全国,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湖北自然生态本底条件优越,湖泊众多、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水平,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高能耗的产业结构与低赋存的能源储量形成矛盾。湖北历史底蕴深厚,但依托文化资源实现的旅游业发展仍显不够,城镇个性及文化彰显仍需加强。第5章为解决对策。基于城镇化质量分析框架和湖北的现状短板,提升湖北城镇化质量的具体路径包括:强化产业支撑,产城一体发展,构建符合省情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结构升级并扩大就业效应。优化城镇体系结构,数量比例要协调,形成一主两副多极带动;职能分工要差异,形成互补发展格局。完善公共服务需要政府担负起职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则要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强化财政的民生投向,弥补公共服务短板;将外来人口,即农民工群体逐步覆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设生态文明,在发展起点上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界定城市的扩张边界,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开发格局;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空间结构集约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生态产品价值化等环节,落实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发展结果上,强化绿色考核,将“绿色GDP”、“生态文明型城镇化”等绿色绩效纳入考核。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把握着力点,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士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壮大县域经济。文化传承上,注重突出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凸显武汉、襄阳、荆州等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彰显荆楚文化魅力。第6章为论文的结论与研究展望。总结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可能的创新点,并指出了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进行完善和提升的重点与方向。论文的创新点可以归纳为:阐述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建立城镇化质量的分析框架,并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依据城镇化质量分析框架,系统剖析了省域城镇化质量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提升城镇化质量的路径中,构建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其他区域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综观全文,认为城镇化质量是既涉及理论问题又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命题。区域城镇化质量研究需要持续关注其动态,做系统化研究。今后应突出城市群作为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区域研究,在研究深度、数据来源、案例借鉴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也是后续研究的着力点。
其他文献
<正>西洋参(Panax quiquefolium)系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国和加拿大,我国于 1975开始年引种西洋参,目前的主要产区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汉中地区。不论是
会议
为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二元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改革的必然之路,文章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过程中,作为中小股东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不同
在蔡国强的《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系列作品中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到一种特殊的创作视角存在,本文将其称为"外视角"。本文通过对蔡国强艺术作品的分析,认为这个"外视角"的实质就是
针对传统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对前后期影像数据质量要求高、适应范围窄、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在引入异常点检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均值漂移分割与聚类分析的遥
目的提高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气钡和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探讨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的影响因素,对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气钡和空气灌肠整复方法的认识,总结其治疗体会。方法对100例
新疆杨是高台县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多年来一直采用常规扦插育苗,但由于插穗处理不合理、春季干旱、低温等原因,导致新疆杨发芽成活率低。笔者通过采取倒置催根、地膜覆盖等综
为了探索提高新疆杨扦插成活率的方法 ,进行了硬枝截穗倒置催根的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其扦插成活率可达 90 %以上。
<正> 为了提高倒焰窑的热效率,降低煤耗,以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在去年底到今年3月,由唐山陶瓷厂、德盛陶瓷厂和西北工业建筑設計院共同組成了一个倒焰窑热工測量小组,对唐山
缅甸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是东南亚华文教育中汉语教师数量最多的国家,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在推动东南亚的华文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缅甸汉语教学的主力军。近几年,在
论文在探索银、镍金属纳米线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制备了基于银、镍纳米线及其氧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异质结构,深入研究了各种类型异质结构在光场和电场作用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