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对新型超高强度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来源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型超高强度铝合金7A60为合金基体,逐步改变合金中微量元素Zr的含量,运用传统光学金相技术以及SEM、TEM、DSC等现代材料研究分析方法,对合金在各种状态(铸态、均匀化处理状态、锻压变形状态、固溶淬火状态、T6时效状态)下的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结合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探讨了微量元素Zr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作用机制,以及对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了含Zr铝合金的强化机理。 研究发现,Zr元素在合金中有着多种存在形式,在同一状态下不同存在形式的Zr元素对合金影响的不同,有时甚至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作用。铸态下Zr元素大部分固溶在合金基体中,此时主要以Zr原子形式存在。合金Zr含量不同,晶粒度有明显的变化。打含量从零逐渐增多,在Zr含量为0.06wt%时合金晶粒度出现一极大值,随后晶粒度又略微减小。Zr含量在0.12wt%以上时,合金晶粒度随Zr含量的增加进一步增大。晶粒直径分布也随Zr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得集中。均匀化状态下,固溶在基体中的Zr原子部分脱溶分解析出,形成细小弥散的Al3Zr颗粒。Zr含量越高,则Al3Zr的析出密度越大,分布更弥散,从而促进其它平衡相的形核析出。锻压和固溶淬火状态下,Zr元素仍以固溶在基体中的Zr原子和Al3Zr颗粒相形式存在。Al3Zr颗粒显著抑制合金的回复和再结晶行为,急剧降低合金的再结晶程度,使合金仍能保持较高密度的位错和扁平拉长的纤维状变形组织,巩固形变强化效果。时效状态下,一方面固溶的Zr原子与空位相结合,延缓时效初期GP区的形成速度;另一方面Al3Zr颗粒促进时效相η’的形核析出,显著改变合金时效动力学行为,使时效动力学行为由双峰沉淀强化特征逐渐演变为典型的单峰沉淀强化特征。 合金强度随着Zr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平均增幅达到416MPa/1wt%Zr。断裂机制也随Zr含量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转变。结合断口形貌可知,正是合金中添加Zr元素后引起的晶粒细化、形变强化、含Zr颗粒的弥散强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显著改善合金性能,同时也使合金从延性和沿晶混合断裂机制向纯延性断裂机制转变。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此外,在Zr含量较高的合金中还发现有残留的AI£r初生相。AI/r初生 相脆性大,严重危害合金的性能,为此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止AI£r初生相形 成及残留的措施和方法。 综合合金组织及性能等诸方面因素,本试验条件下,7A60合金中Zr元素 合适的添加范围是:0.06~0.14wt%。这样既不会有AI/r初生相残留,同时合 金晶粒细化效果,抗再结晶行为均比较理想,合金性能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
其他文献
生物材料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重要功能材料之一,包括生物金属、生物陶瓷材料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等。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生物陶瓷是制备高性能、高可靠性生物植入材料
包晶凝固是十分重要的相变过程,许多结构和功能材料的制备都涉及到包晶反应。近年来,包晶凝固研究主要集中在:初生相和包晶相的形核与生长、带状组织、共生生长以及相选择等方面
本文综述了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氢的储存方式及金属氢化物储氢的原理及其应用,并且讲述了机械合金化镁基储氢材料的储氢机理、活化机理以及合金化和表面改性等对合金储氢性能
超高速加工技术不仅能减少切削时间,提高切削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在模具制造中,相对于传统的电加工方式,超高速加工不仅提高了模具加工速度和加工的表面质量,还
巨磁阻抗效应(Giant Magneto-Impedance effects,GMI)是指铁磁材料的交流阻抗随外加直流磁场的改变而快响应、高灵敏的变化特性。GMI效应在信息记录和高灵敏微型磁传感器等领域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上沉积Ni-30Cr-12Al-0.3Y(wt%)粘结层,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EB-PVD)沉积7wt%Y2O3-ZrO2陶瓷层。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化发展的新型载体,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提升了农机作业质量和水平,有力促进了祥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本课题就我国7XXX超高强铝合金发展现状,对7B04合金的热处理制度作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主要侧重于时效制度对常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以及应力腐蚀抗力的影响。分别采用标准三点
高速切削是一种利用浅切深、高速进给和高速切削速度的方式进行加工,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与时间外,并有热变形小与切削力低等优点,多应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特别适合
定向凝固技术已应用于国防和科学研究的探索之中。然而要实现定向凝固,必须控制好其中的传热传质过程。在凝固理论的研究中,人们已在材料的固态与液态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